1182年,名妓严蕊被朱熹抓进大狱,狱卒扒掉了她的衣服,强迫她趴在冰冷的地砖上,用藤条反复抽打身体。朱熹逼严蕊承认与太守之间的不正当关系,谁知严蕊却死不认罪! 在南宋时期的天台县,有一位名叫严蕊的名妓,她的声名远播四方。严蕊不仅容貌绝美,更是一位才学俱佳的奇女子。 她擅长诗词歌赋,通晓历史典籍,在当地文化圈中享有盛誉。无论是弹琴作画还是吟诗填词,她都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拜访。 当时的天台太守唐于正乃是一位风雅之士,常在府中设宴招待宾客。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守出题让严蕊以红白桃花为主题填词。 严蕊随即创作了一首《如梦令》,词作优美动人,展现出她深厚的文学功底。唐太守听后十分赞赏,特意赏赐了两匹上等细绢表示嘉奖。 七夕佳节时,府中又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席间有位名叫谢元卿的豪爽士子,慕名已久,特意请严蕊以"谢"字为韵填词。 严蕊不假思索,立即吟出了《鹊桥仙》:"碧梧初坠,桂香才吐,池上水花初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怕天上方才隔夜。" 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谢元卿在严蕊家中留宿,将身上所有的钱财都花在了陪伴严蕊上。这段经历在当地传为佳话,也让严蕊的名声更加响亮。 严蕊的才华不仅体现在诗词创作上,她对儒家经典和历史典籍也有深入研究。在与文人雅士的交谈中,她常常引经据典,展现出超越一般名妓的学识修养。 有不少年轻才子慕名前来,只为一睹严蕊的风采。他们当中有些人不远千里而来,即便只能见上一面,也心满意足。 在天台县的文化圈中,严蕊几乎成了才情与美貌的代名词。她的存在,为这座江南小城增添了几分文化魅力。 1182年,时任浙东提举的朱熹来到天台县巡查。这位在南宋历史上留下重要一笔的理学大师,此时正处于仕途巅峰时期。 朱熹与天台太守唐于正之间存在着一些政见分歧。两人在地方治理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理念也大不相同。 巡查期间,朱熹以唐于正管理不当为由,收缴了他的印信。随后又以唐于正与名妓严蕊有违风化为名,下令将严蕊关入大牢。 在狱中,严蕊遭受了严酷的刑讯。狱卒们扒去她的衣服,强迫她趴在冰冷的地砖上,用藤条反复抽打。 朱熹的目的是要严蕊承认与唐太守之间存在不正当关系。然而严蕊始终坚持事实,拒绝编造谎言。 一个多月的审讯并未得到预期的结果,朱熹决定将严蕊转移到绍兴大牢。在绍兴的牢狱中,严蕊面临着更加严厉的拷问。 有狱卒看她受苦,暗中劝她认罪,说只要承认便可免受酷刑。面对这样的劝说,严蕊却始终保持着坚定的立场。 她说:"我虽是卑贱的妓女,就算真的与太守有越轨之事,也不过是违反风化。但天下事有真有假,我宁死也不能诬陷一位正直的官员。" 在两个月的牢狱生活中,严蕊多次被毒打至昏迷。她身上的伤痕累累,但始终没有屈服于压力。 这件事很快在文人圈中传开,许多人为严蕊的气节所感动。有人私下议论,认为这是朱熹借题发挥,意在打击政敌。 消息逐渐传遍朝野,最终传到了宋孝宗的耳中。作为一位明察秋毫的皇帝,宋孝宗对这起案件产生了怀疑。 经过调查,宋孝宗认为这不过是文人之间的争执,不该上升到如此严重的地步。他决定采取行动,化解这场纷争。 于是,宋孝宗下令将朱熹调往他处任职。同时委派岳飞的后人岳霖接手此案,重新进行审理。 这个决定,为严蕊的命运带来了转机。但此时的她,已经在牢狱中度过了近四个月的时光。 正值南宋大年初一,岳霖正式接手严蕊案件的审理。此时的严蕊已经被牢狱之灾折磨得面容憔悴,身患重病。 岳霖仔细查阅了案件的全部材料,发现这起案件存在诸多疑点。他决定给严蕊一个为自己辩白的机会,让她当堂作词陈述。 身患重病的严蕊并未推辞,立即吟出了一首《卜算子》。这首词写道:"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词中既表达了对命运的感慨,也展现了她的清白与坚贞。岳霖听完这首词,对严蕊的才学和品格有了新的认识。 经过深入调查,岳霖认定严蕊与唐太守之间并无不当关系。他当即做出判决,准许严蕊脱籍从良。 这个判决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人都为严蕊的遭遇感到同情,更对她的节操表示敬佩。 随后,不少富贵人家都派人前来提亲,愿意出重金迎娶严蕊。这些提亲者中,不乏身份显赫的人物。 最终,一位宗室近亲看中了严蕊的才学与品格,将她纳为小妾。虽然不是正室夫人,但这位宗室成员对严蕊格外珍重。 在此后的岁月里,这位宗室成员再未娶妾,与严蕊相敬如宾。两人的婚姻生活和睦美满,一直相守到白头。
1182年,名妓严蕊被朱熹抓进大狱,狱卒扒掉了她的衣服,强迫她趴在冰冷的地砖上,
爱吃凉历史
2025-02-21 18:40: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