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年,岳飞在临安大理寺监狱,被两根大铁棒夹碎胸膛而死。死后无人收尸,一个叫隗顺的狱卒冒着生命危险,把岳飞的尸体背了出来。 1139年的郾城战场上,金军主帅完颜兀术集结了一万五千精锐骑兵,亲自率领铁浮图和拐子马两支劲旅向岳飞发起突袭。岳飞当时正驻扎在郾城县城,手中仅有不到万人的兵力。 面对金国来势汹汹的进攻,岳家军将士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在郾城城外列阵迎敌,从正午一直厮杀到黄昏。 岳家军凭借精湛的战术和过硬的战斗力,硬生生地击退了金军的多次进攻。这场战斗中,完颜兀术的铁浮图部队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狼狈撤退。 完颜兀术不甘心在郾城的失败,随后又调集了十万大军,准备在颍昌城西与岳家军决一死战。在这场关键的战役中,岳家军将士个个奋勇当先,杀得金军尸横遍野。 最令完颜兀术痛心的是,他的女婿、金军大将夏金吾在这场战斗中被岳家军斩杀。这场惨败让完颜兀术第一次感受到了深深的挫败感。 颍昌之战后,金军士气低落,连刚占领不久的开封城也岌岌可危。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在岳家军的面前。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南宋朝廷内部的主和派开始活动。在他们的推动下,宋高宗赵构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军回京。 十二道金牌下达时,岳飞刚刚收复了大片失地。但军令如山,岳飞不得不放弃来之不易的战果,带领岳家军撤回临安。 岳飞班师回朝后,完颜兀术立即对收复的地区发起反扑。短短时日内,岳家军用鲜血换来的土地再次落入金军之手。 回到临安的岳飞被剥夺了兵权,降为万寿观使。完颜兀术提出处死岳飞的要求后,南宋朝廷立即着手准备。 为了给岳飞定罪,秦桧找来了万俟卨专门负责审讯。在他们精心设计下,一场针对岳飞的审判开始了。 秦桧等人先是指控岳飞"有异谋",意指他图谋不轨。随后又加上了"拥兵自重"的罪名,暗示岳飞有谋反的意图。 与岳飞共同抗金的大将韩世忠,曾经找到秦桧质问岳飞究竟犯了什么罪。秦桧回答了那句后来广为流传的话:"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莫须有"三个字,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冤案代名词。这三个字的意思是"大概有这回事",实际上就是没有证据的意思。 在临安大理寺的监牢里,岳飞遭受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折磨。狱卒们用尽各种酷刑,逼迫他承认谋反的罪名。 尽管遭受折磨,岳飞始终没有认罪。他甚至绝食抗议,表示对这场审判的不满。 1142年1月27日,也就是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飞被处以"拉胁"之刑。两根粗大的铁棒从两侧夹击他的胸膛,直至死亡。 在被处死之前,岳飞在供词上写下了最后八个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这八个字表达了他对清白的坚持。 岳飞死后,他的妻子儿女也未能幸免。秦桧下令将他们流放边远地区,使他们流离失所。 就在这个时候,临安大理寺的一个小狱卒隗顺看到了这一切。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狱卒,但他深知岳飞是被冤枉的。 隗顺每天都要在监狱里值守,亲眼目睹了岳飞受刑的全过程。他看到这位抗金名将始终保持着威严的姿态,即使在最后时刻也不肯屈服。 岳飞死后,由于秦桧的威势,没有人敢来收殓他的遗体。遗体就这样被随意丢弃在监狱中。 此时的隗顺,在值守期间默默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他在心中已经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在寒冷的深夜,隗顺开始了他的秘密行动。他找来一根结实的绳子,小心翼翼地将岳飞的遗体捆绑在自己背上。 趁着夜色,隗顺背着岳飞的遗体悄悄向城墙移动。当时的临安城戒备森严,稍有不慎就会被巡逻的士兵发现。 他必须避开所有守卫的视线,一步步向城墙靠近。这个过程中,隗顺随时都可能因为这个行为而丢掉性命。 经过一番周折,隗顺终于成功翻越城墙,将岳飞的遗体背到了城外。他选择了城外的九曲祠作为安葬地点。 为了让岳飞的遗体日后能够被辨认出来,隗顺采取了一系列周密的措施。他将岳飞生前佩戴的玉环系在遗体的腰部。 在埋葬完遗体后,隗顺又在坟前种下了两棵桔树作为标记。这些细节都是为了确保将来能够准确找到埋葬地点。 整整二十年过去了,这位普通的狱卒始终保持着沉默。直到临终前,隗顺才将这个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儿子。他将当年的埋葬地点和辨认标记一一告知。 1162年,也就是南宋绍兴三十二年,新皇帝宋孝宗赵昚登基。新君即位后不久就下令为岳飞平反昭雪。 朝廷发出告示,悬赏五百贯白银寻找岳飞的遗骨。这个数额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听到这个消息后,隗顺的儿子立即向官府报告了父亲留下的秘密。官府派人按照线索前往九曲祠查看。 在桔树下挖掘时,果然发现了岳飞的遗骸。通过腰间的玉环,官府确认了这就是岳飞的遗体。 朝廷随即为岳飞举行了隆重的改葬仪式。岳飞的忠魂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安息。 如今在杭州西湖畔,岳飞的墓地被命名为"宋岳鄂王墓"。这座墓园不仅是对岳飞的纪念,也见证了一个普通狱卒的非凡义举。
1142年,岳飞在临安大理寺监狱,被两根大铁棒夹碎胸膛而死。死后无人收尸,一个叫
爱吃凉历史
2025-02-21 18:40: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