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重庆国民党党部大楼,地下党员王黎夫闪进国民党社会部部长谷正钢办公室

静待王者归来 2025-02-21 14:53:32

‌1943年,重庆国民党党部大楼,地下党员王黎夫闪进国民党社会部部长谷正钢办公室,快速地翻看一摞文件,走廊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王黎夫,原名王文华,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王小屯村人,1911年出生于地主家庭,1929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于193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王黎夫奉周恩来之命来到重庆,在组织的安排下,打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办公厅,任调查室二科科员。

周恩来指示他要积极参加国民党,安心潜伏,行止灰色,以便为党提供情报。

1943 年,王黎夫凭借着自身的出色能力和巧妙周旋,成功进入到国民党中央社会部人事室担任专员一职。

这国民党中央社会部可是国民党极为重要的特务机构,该机构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使命,主要负责策反和安插特务的重要任务。

王黎夫所面临的危险和挑战可想而知,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在危机四伏的敌营中,王黎夫犹如在刀尖上跳舞,与狼共舞,危险重重。

然而,他毫不畏惧,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顽强的意志。

王黎夫一丝不苟地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每一个任务、每一项事务,他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表现尤为突出。

他的出色表现,不仅赢得了上级的认可,更是深深地获得了国民党中央社会部人事处处长郭骥的信任和重用。

1943年,国民党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斗争形势非常严峻,获得国民党内部情报尤为重要。

一天上午,参加完国民党中央秘密会议的国民党中央社会部部长谷正纲,夹着绝密公文皮包到中央党部开一个小型绝密会议。

会毕,谷正纲要立刻返回社会部的一个集会上作演讲,但涉及机密的公文包不便带进会场。

在谷正纲绞尽脑汁思考着妥善的解决方法之际,人事处处长郭骥提出建议:“让黎夫保管着吧,万无一失。”

郭骥之所以如此提议,是因为他深知王黎夫平日里工作的认真负责和谨小慎微,相信他能够胜任这一重要任务。

谷正纲听闻此言,略微沉吟,目光在郭骥和王黎夫之间来回扫视,内心权衡着这一建议的可行性。

经过短暂的思索,他最终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随后,谷正钢毫不犹豫地把手中那个至关重要的公文包交给了王黎夫,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信任和期许,接着便匆匆去开会了。

时值 11 点多,办公室里寂静无声,仿佛整个空间都被凝固在这紧张的氛围之中。

王黎夫深知时机难得,他迅速而又小心翼翼地翻出了谷正纲公文包。

此刻,他努力屏住呼吸,生怕发出一丝一毫的声响,伸出微微颤抖的手,轻轻拧开锁扣。

就在那一瞬间,他的目光被一个牛皮档案袋所吸引,只见上面“绝密”二字格外刺眼。

他以极其敏捷的动作迅速地打开档案袋,目光刚刚触及其中的内容,便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那纸张之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国民党中常会的有关内容,不仅如此,还有国民党在敌占区和我游击区全部上层人事安排,每一个名字、每一个职位,都仿佛是一颗即将引爆的炸弹。

没有照相机,没有时间完整抄录,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谷正钢就回来了。靠平时刻苦的快速记忆训练,王黎夫一目十行地阅读着包内文件和记录,并将一些最重要的内容抄在纸上。

此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谷部长…您怎么回来了?”卫兵的声音随之传来。

王黎夫以闪电般的速度,精准而迅速地还原文件角度,小心翼翼地将文件放回原位,敏捷地关上柜子,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显得那么熟练与利落。

谷正纲在郭骥的陪同下回到人事处,办公室里的王黎夫正悠闲地看着报纸。

当着二人的面,王黎夫把他们走时当面放进柜子里的皮包取出来交还给他们,说:“部长,我可是一步也没离开哦”。

谷正钢满意地点了点头,赞许地拍了拍王黎夫的肩膀。

事后,王黎夫将这一重要情报交到了接头人张友渔手中。

这份情报对延安相当重要,国民党监控并渗透陕北的情况,国民党军统、中统布置在延安周边绥德等地的专职特工情况的隐藏身份都被一一掌握。

其中,军统西北站派遣一名叫汪克毅的电信特工,以陕西省电政管理局的名义派任延安电报局局长,潜伏于陕甘宁边区,被及时拔掉。

“那些情报有多重要你知道吗?”几天后张友渔转告了周恩来和董必武对王黎夫的口头表扬,“你做的工作很重要!”

就这样,王黎夫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千方百计从谷正纲那里获取有价值的情报,向延安传送。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潜伏多年的王黎夫终于归队,先后担任中共上海市委情委党支部书记,华东军政委员会、行政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主任,浙江省外事办公室主任、党组副书记、顾问等。

2014年1月31日,王黎夫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103岁。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静待王者归来

静待王者归来

生活也是才高八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