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达州18岁男孩,因从小热爱军事、痴迷枪械。在2014 年购买 24 支仿真枪被判刑,他在法庭上撕心裂肺地怒吼着:“请用我买的枪枪毙我,如果能打死我,我就认罪!” 刘大蔚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青年,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 自小,他对军事装备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对枪械情有独钟。家里墙上贴满了军事海报,书架上堆满了军事书籍,而玩具枪和仿真枪则是他最钟爱的收藏品之一。 这种对枪械的兴趣,源自于他小时候在爷爷的影响下逐渐培养起来的。 刘大蔚的爷爷曾是一位普通老人,闲暇时喜欢给刘大蔚讲些过去山里的趣事,偶尔提及打猎的见闻,让刘大蔚从小就觉得,枪是一件很神奇的东西。 随着年纪的增长,这份看似无害的兴趣,逐渐转化成了对真实枪械的渴望。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份渴望会给他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2013 年,年仅 17 岁的刘大蔚通过互联网联系上了一名台湾卖家,商量购买 24 支仿真枪的事宜。那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笔交易将给他带来的是法律的制裁,而不是他梦想中的“军事收藏”。 刘大蔚在母亲陪同下,前往银行给卖家打款,总共购买了 24 支枪,价值超过 3 万元人民币。卖家为了避免海关检查,还将枪支藏在饮水机箱体中,通过海关运输到中国大陆。 2014 年 7 月 22 日,这批枪支在福建泉州的海关被查获,经过鉴定,21 支使用压缩气体为动力,具有致伤力,依法认定为枪支。刘大蔚的行为构成了走私武器罪,这一判定令他陷入了巨大的法律困境。 此时,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爱好”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2014 年 9 月 29 日,刘大蔚的父母收到来自福建的电话,得知儿子因涉嫌走私武器被逮捕。 刘大蔚的父亲是一位普通农民,他虽不反对儿子对枪械的兴趣,还会偶尔和儿子聊聊枪支知识,但从未意识到,这种兴趣背后潜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 “我从来没有想过,儿子的这份‘兴趣’会让他丧失自由。”刘大蔚的父亲愣住了,内心的震惊几乎让他无法承受。为了替儿子辩护,他带着妻子赶赴福建,开始了一段长达数年的艰难旅程。 法庭上的刘大蔚情绪崩溃,在被判无期徒刑时,忍不住怒吼:“请用我我买的枪枪毙我,如果能打死我,我就认罪!” 2015 年,福建泉州中院一审判决刘大蔚无期徒刑,理由是他的行为触犯了走私武器罪。 然而,刘大蔚的父母并未放弃,他们坚信儿子并没有犯罪的主观恶意,仿真枪不过是他个人兴趣的一部分,社会危害性微乎其微。于是,他们决定为儿子申诉,争取更公正的判决。 2016 年 10 月 18 日,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决定再审此案。经过反复审理,法院逐渐意识到,刘大蔚并没有把这些仿真枪流入社会,而这些枪支的威力较低,不易被改造为致命武器。 此外,刘大蔚在购买枪支时并未意图从事非法活动,而只是出于个人兴趣。最终,2018 年 12 月 25 日,法院决定将原判改为有期徒刑 7 年 3 个月,并处罚金 3 万 2 千元。 尽管案件的结果让刘大蔚的父母稍感宽慰。 而刘大蔚也在监狱中开始了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他曾经在自书的申诉材料中写道:“如果当时我能够遵循法律,我现在应该是穿着军装、拿着枪,在保卫我们的国家,而不是作为一个犯人,站在法庭上。” 这一切,始于他年少时的一个兴趣,源于他对枪械的热爱。然而,正是这份兴趣让他走上了人生的岔路。 (信息来源:历史求知所2024-04-01《2014年男孩网购仿真枪被判无期,庭审时:我的枪能打死我,就认罪》)
想知道CNN是怎么知道绵阳有这个“X形装置”的?四川绵阳这次又暴露到国外去了!
【12评论】【9点赞】
李永改
人才啊
百草园
无语了,穷人的孩子
火蓝刀锋
杯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