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微头条与写新闻相比,就像坐过山车一般! 记得2004年的时候,当时街洞煤矿党委工作部的部长周作奎找到我,让我给当时白沙矿务局主管的《白沙网站》投稿,只要稿件能在网站上发表,每篇公司就奖励20元。于是我试着投了一篇,没料到,仅仅过了十几分钟,网站就登出了我的这篇稿子。后来我又投了几篇,没想到上稿竟然如此容易。之后我又经常向当时的《白沙网站》和《白沙工人报》投稿,稿件的采用率也渐渐提高了。 2006年,湘煤集团成立了,我又开始向《湘煤集团报》投稿。当时公司为了鼓励业余通讯员写稿,对每篇登上《湘煤集团报》的稿件,会按照《湘煤集团报》稿费的六至八倍再次进行奖励。 所以,我一年能拿到1万多元的稿费。写稿20多年来,我统计了一下,稿费及奖励收入大约有二十多万元。 那时我在街洞煤矿财务资产部工作,信息来源既多又广,写新闻稿也相对轻松。由于上稿数量多,每年我都会被评为《湘煤集团报》的优秀通讯员或者优秀新闻工作者,可以说是荣誉与收入双丰收。 2011年,我还在湘煤集团举办的优秀通讯员表彰大会上发了言,这可以说是我写新闻报道最辉煌的时候。 去年3月,我从黄牛岭矿业公司离职后,又爱上了写微头条。 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写微头条和写新闻一样,都强调客观真实,所以可以套用写新闻的方法,但是效果不好,展现量和阅读量都很低,互动量为零。后来慢慢摸索,才发现了一些诀窍,写微头条要勤于互动,追踪热点,至于哪篇文章能成为爆款,实在难以预料。 去年11月23日,我和妻子到步步高郴州广场店购物,看到店里有很多胖东来文化的标语,而且购物的人也很多,于是我拍了照片,写了一篇《胖东来“入驻”郴州广场店》的文章。当时我对胖东来了解并不多,因为踩中了“胖东来”这个热点,文章的展现量达到了20万,阅读量1万,评论有298条,这对我来说,就像一篇小爆款,真有坐过山车的感觉。 前不久,我写的一篇“在世前的母亲说,你小妹的手掌肉厚,以后的福气最好”的微头条,展现量有12万,阅读量3万,但仅仅出现一天的时间,就如同涨潮的海水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也许就是写微头条的魅力吧! 但这样的小爆款,只能让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想通过写微头条赚钱几乎是做梦,不过把它当作一个交流平台还是很不错的。 反正自己有退休工资,每天没事写几篇微头条,又没有压力,这样对健康反而有益,至少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抱着这样的目的,我才有动力坚持下去。 最近,平台给微头条的单价加上了互动系数,以此来提高写微头条的单价收益,我觉得这相当不错。增加互动,实际上就是增加文章的曝光度,还能在互动中提高账号的活跃度。其实,有时候互动比写文章更有趣,在互动中能增进友谊,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在今日头条平台上,微头条和通常以文章形式呈现的新闻这两种内容载体,它们的异同点备受关注。经过分析,二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 相同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核心目标相同,都是以传递信息为核心目标,都要遵循平台算法推荐机制,都得通过精准选题等方式提高曝光率。其次,对内容真实性都有要求,都要保证信息真实可靠,微头条涉及新闻事件时要核实消息来源,新闻类文章对权威消息来源的引用要求更高。最后,互动属性都在强化,都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互动形式增强用户粘性。 核心差异主要表现在多个维度。在内容形式上,微头条是200 - 2000字的短内容,支持图片/视频九宫格,没有标题栏;新闻文章是不少于300字的长内容,需要结构化标题+正文,支持多级排版等。在创作门槛方面,微头条零粉丝就可以发布,100粉以上开通收益,内容偏向生活化、观点化;新闻文章需要注册头条号,零粉丝即可开通原创收益,要求垂直领域专业输出。 在传播时效上,微头条的推荐周期短,为1 - 3天,适合对热点事件即时响应;新闻文章的推荐周期长,可达数月,适合深度解读等。 在收益模式上,微头条依赖粉丝互动,单价低但容易出爆款;新闻文章是广告分成+付费阅读,单价高且收益持续性强。在审核机制上,微头条即时发布,只是事后人工复核;新闻文章需要预审,涉及敏感内容需要多重审核。在功能扩展性方面,微头条支持话题标签、商品带货,侧重社交裂变;新闻文章可以加入合集、设置多标题,适合IP孵化与知识沉淀。 在适用场景方面,快速跟进热点、测试选题方向等适合选择微头条;输出行业深度分析、打造个人专业IP等适合选择新闻文章。二者实际上是互补关系,新手建议从微头条切入培养网感,再逐步向专业化文章过渡,形成内容矩阵。
写微头条与写新闻相比,就像坐过山车一般! 记得2004年的时候,当时街洞煤矿党委
沁沁随心生活
2025-02-20 12:17: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