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因被“白富美”看上,进而成为中国的船王,新中国成立前他带着家人移居香港,成为了

洋洋爱说史 2025-02-20 12:08:29

他因被“白富美”看上,进而成为中国的船王,新中国成立前他带着家人移居香港,成为了世界船王。 董浩云的身上有太多普通人的影子,他的出身平凡,也没有显赫的背景,却因为被航运大亨顾宗瑞的女儿看上,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1932年,董浩云与顾丽珍订婚,得以顺利地进入顾宗瑞的船运公司。 一开始董浩云也只是公司里的普通人,依靠女婿的身份待遇稍微好一些。 然而1936年的一场寒流让董浩云成功走到了公司的核心阶层。 因为寒流导致海河结冰,顾宗瑞公司的客船被冻在了江面,上千名乘客需要营救。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个时候也没有先进的设备来完成这项任务,而董浩云却主动接下了这项任务。董浩云知道这是他的机会。 他接手任务后并没有想着如何把客船开回岸边,而是着手搭建一条向客船运送食物的运输线,保证客船上乘客的饮食不出问题。 这个过程直到气温上升才结束。 而气温一上升,董浩云立马让破冰船在前面破冰,给客船开路,使得客船安全地驶回了岸边,上千名乘客全部平安获救。 当时这起事件可是在全国引起了关注,而董浩云的成功营救也让他收获了巨大的声望,从此中国的船舶业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真正让董浩云成为中国船王的,还是抗日战争爆发后董浩云的聪明决策。 当时国民党政府为了阻止日军沿长江深入中国内陆,便征用了中国的所有船只。 这一举动导致中国的那些船舶公司陷入了困境中,而董浩云却看准了机会,以低价收购了那些船舶公司。 他的举动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他的岳父顾宗瑞都有些不理解,认为这是赔本的买卖。 毕竟那些公司的船很多都被日军飞机给炸沉了,收购这些公司也仅仅是收购一家空壳公司而已。但董浩云早已有了周密的计划。 果不其然,抗战结束后,董浩云立马将收购的所有公司的船只列了一个清单,送到了国民党政府的办公室中,要求国民党政府赔偿所有被炸毁船只的损失。 他的举动震惊了业内很多人,敢向国民党讨赔偿,这明显就是不想在国内混了。 然而国民党却真的对董浩云的损失进行了赔偿。 国民党也想发展中国的船舶业,战后却无法完全赔偿董浩云的损失,只能是进行了部分赔偿。但这一举动已经让董浩云收获颇丰。 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支持,董浩云在国内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到处收购船只,特别是一些外国公司的船只。为此他甚至不惜与岳父产生竞争。 1946年,英国摩勒公司与顾宗瑞谈成了一笔买卖,该公司将旗下的7艘商船卖给顾宗瑞。 却不想董浩云横插一脚,以更大的利益从他岳父手中抢购了那7艘商船。 这也让他一举成为了中国的船王。 然而内战很快爆发,国民党在内战中也接连失利。董浩云当机立断开始布局,他先把家人移居到香港,随后就把船业开始慢慢往香港转移,一切都在新中国成立前完成。 1952年,董浩云在香港注册了金山轮船公司。 期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大陆物资急缺,世界华侨纷纷捐款捐物,却无法运送到香港。 这个时候董浩云的公司就发挥了作用。尽管中国遭到了封锁,可香港的船只不在封锁内。董浩云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发了一大笔横财。 有了钱的董浩云开始在法国订购商船,同时也开始收购世界上其它的一些大型货轮。 使得他名下船舶的总吨位达到了1100万吨,名副其实的世界船王。 要知道,董浩云名下的这些船只可都是他一个人独资的,没有人享有其中的股权,所以他才是个人掌控船舶总吨位最多的人。 他名下的“海上巨人”号船舶的排水量达到了65万吨,这个记录可是一直保持到了现在,就与董浩云一样风光无限! 纵观董浩云的一生,他的成功离不开岳父的帮助,但更多的还是他自身的努力与决断。他也算是从普通人走上世界富豪的一个成功案例!

0 阅读:70
洋洋爱说史

洋洋爱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