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国民党少将,参加过抗日战争,起义后却负责从四川向北京运猪。 1937年,

洋洋爱说史 2025-02-17 18:08:22

他本是国民党少将,参加过抗日战争,起义后却负责从四川向北京运猪。 1937年,国共两党终于决定联手抗日,一名叫马士弘的人也从黄埔军校加入到了国民党的抗日军队当中,从此走上了抗日的征程。 马士弘参加的第一场战役就是大名鼎鼎的淞沪会战,这一战国民党军队表现得并不佳,而马士弘也看到了国民党与日本军队的差距,不管是武器方面还是士兵的个人能力方面。 在淞沪会战之后,国民党方面的军队显得非常的混乱且没有太多的配合,以至于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还遭遇了失败,这一点让马士弘一直都耿耿于怀。 接下来的武汉会战也没能让马士弘有任何的信心,国民党中央军与地方军队之间依旧尔虞我诈,所有军阀都只想保存实力,以至于武汉会战也以失败告终。 这个时候的马士弘已经非常着急了,在战场上他率领部队坚决抵抗,奈何整体局势处于下风,马士弘也不得不率领部队继续撤退到长沙! 就是在长沙会战中,马士弘终于对中国的抗战有了信心,中央军与地方军队之间为了守住长沙都进行了拼死的抵抗,以至于三次长沙会战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1943年年底,18军18师53团三营营长的马士弘奉命参加常德会战。 尽管他只是一个营长,可在战场上却表现得非常顽强,他率领的部队还在战役当中歼灭了一支日军的骑兵,除此之外马士弘还带领部队解救了500多名妇女! 抗日战争结束不久后内战爆发,随着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蒋介石也不得不逃往台湾,四川的解放也迫在眉睫! 此时的马士弘已经是国民党少将副师长,在解放军打算进攻成都的时候,马士弘说服了上级决定起义,而为了顺利起义,他更是亲自来到了解放军司令部。 正是因为有马士弘在从中调停,为部队顺利起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作为国民党少将副师长的马士弘原本可以有更好的前程,可他却选择留在四川发展! 也正是因为马士弘的这一决定,才有了开头那一幕的发生。 事情还得从1956年说起,这一年我国的国内建设相对较平缓,百姓安居乐业,只不过首都北京却出现了缺肉的情况。 这个时候的四川作为我国的粮食大后方,不仅粮食多,猪肉也多,在得知北京的情况后,四川当地政府就决定向北京运送4000头活猪。 前面也说了,马士弘起义后选择留在四川,而他在四川也只是一个小干部,得知四川要向北京送活猪后,他主动承担起了这个责任。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要保证把4000头猪都活生生的运送到北京,而且还要解决交通问题。 马士弘接手任务后,先是与铁路部门取得了联系,打算采用火车运送,随后他又在火车车厢当中安装格子,将4000头猪分开,防止拥挤和踩踏! 正是这一系列的措施,才让这次运送非常的顺利,当4000头猪送到北京的时候,也只有2头猪死亡,是一个了不起的结果。 在北京的时候,接收官员还特意与马士弘聊了起来,得知马士弘曾经是国民党的少将,还是副师长的时候都非常的惊讶,显然没想到有这样履历的人会干起运猪的事来。 可在马士弘看来,工作并无贵贱,能留在自己的老家建设家乡他就很满足,而且向北京运猪也是帮助国家,这种工作也让他乐在其中。

0 阅读:36
洋洋爱说史

洋洋爱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