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姚笛在《裸婚时代》里那双会勾人的眼睛么?
剧组工作人员以前私下说,摄像机拍她侧脸特写的时候,男场务都忍不住找借口绕到监视器前面多看两眼。
十年前圈内造型师茶话会总提起她,说她骨架比例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穿高领衫都能穿出青花瓷瓶的韵味。
现在刷到姚笛直播带货的画面总感觉恍惚,当年她可是同时攥着三部S级古装剧的女主合同。
想起有次在卫视招商会上见过她真人,38度的天裹着貂皮大衣候场,鼻尖上沁着汗珠还要跟导演讨论走位细节。
那种要强的劲儿,搁现在小花堆里真找不到几个。
总有人说她运气差在时间点上,我倒觉得是行业迭代的必然。
你看现在剧组选角导演都是95后,选人标准早从"眼波流转"变成了"网感爆棚"。前阵子看到某平台数据报告,95后观众对"破碎感美人"的共情度暴跌了47%,反倒是"钝感元气型"演员成了新宠。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那场风波要是搁在短视频时代,没准能反转成独立女性逆袭的剧本。现在不是流行说什么"黑红也是红"嘛,前两天还看见某离异女星靠着直播间痛哭涨粉百万。有时候真觉得娱乐圈像个巨型盲盒机,掉出来的机遇永远带着时差的玩笑。
最唏嘘的是前两年某时尚活动后台,看着昔日的古装女神和新生代流量小花同框。二十岁的姑娘们叽叽喳喳讨论医美项目,姚笛坐在化妆镜前慢悠悠地簪发簪。那种微妙的气场落差,突然让我想起古董店里蒙尘的珐琅彩,明明透着时光沉淀的光泽,却偏偏赶不上这季流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