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冬,时任武汉军区司令的曾思玉,对李天佑的遗孀和儿子说:“天佑同志像个大

德顺评历史 2025-02-19 22:21:48

1970年冬,时任武汉军区司令的曾思玉,对李天佑的遗孀和儿子说:“天佑同志像个大姑娘,很文静。” 这话一出,多少有点影响世人对这位昔日的“无敌上将”的看法。李天佑在早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闯出赫赫威名,人称红军“小老虎”。 之所以叫“小老虎”,不是因为他只有小老虎那么猛,而是他的年纪太小了,比其他参加革命的年轻指战员还小。 李天佑出生于1914年1月8日,广西临桂县一山村贫农家庭。家里虽然穷,但还是勉强供他读了一点书,参加革命前主要靠砍柴烧炭为生。 1928年夏季的一天,一个14岁的瘦小少年,瞒着父母,放弃包吃包住但没工资的米粉店学徒工作,报名参军——新桂系军队。 李天佑从此离开家乡桂林,1年后参加百色起义,成为红军的一员。当时他差1个月16岁。 起义后,李天佑被提拔为红7军军部特务连副连长。红7军军长是张云逸,军党代表是著名的邓政委,军政治部主任叫陈豪人,总指挥是李明瑞。 红7军在百色成立,一路转战一万二千里,大小规模战斗超百次,鼎盛时期近万人,到中央苏区时只剩2600多人了。这一万两千里征程,李天佑一步也没落下。 新中国成立后,红7军出身走向各级领导岗位的只剩下50余人,其中在1955年被授予将军军衔的有19人,1大将,2上将,4中将,12少将。 1930年4月下旬,红7军攻打贵州榕江县城。榕江县城是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后方物资基地,储备有大量军用物资。 彼时王家烈正与湖南军阀在边境打得正欢,红7军指挥想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拿下这个只有两个团守军的县城。 我军士气虽旺、决心虽坚,但苦于没有相应的攻城器械,再加上武器弹药不是很充足,所以连续猛攻了6个小时,打得战士们精疲力竭了都没攻下。 天快黑了,军首长准备拿出压箱底的军直属特务连,再拼一次,不行就撤了。特务连连长正是李天佑。 李天佑没有喊什么“兄弟们给我冲”,只是一味猛冲,冲在最前面。特务连的战士们见状热血沸腾,紧紧跟在连长左右。 李天佑一个猛冲,将敌人愈发薄弱的作战意志彻底摧毁,带领部分队员占住城垛,并成功掩护后续部队爬上城墙。 很快,城门也被打开,榕江县城被我军拿下了。这一仗是红7军成立以后,打的首个大胜仗,还是硬碰硬的大胜仗,缴获不计其数的粮弹武器,其中山炮就有2门,子弹更是超10万发。 李天佑率领的特务连立下头功,军首长们开始不再叫他名字,纷纷叫他“小老虎连长”。这一年,李天佑16岁,现在和平年代的高一学生年纪。 在残酷的战场上,即便是老虎也会受伤,何况“小老虎”。 收复百色的战斗,李天佑负伤住进野战医院。 攻打赣州,李天佑率领70余名敢死队员,顶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冲上城墙。奈何后方还有敌人,他不幸中三弹,从几十米高的城墙上重重地摔下,昏死在墙下的众多尸体上。 离开赣州城后,李天佑休养了近3个月才好,归队后升任副团长。在红军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接任团长,时岁19。 虽有赣州城下死里逃生的经历,但李天佑仍不改身先士卒的勇猛作风,指挥同样表现出色。 芹山遭遇战后,时任军团长的彭德怀,拍着李天佑的肩膀笑着夸奖道:“小鬼,你年纪轻轻的,打仗真有本事!”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李天佑担任红5师师长。他从副连长到师长,不过3年多。他是当时红军最年轻的师长之一。 红军长征史上最惨烈的一战,湘江战役,20岁的李天佑接到上级命令,率领麾下两个团,阻击桂军,保证野战军的左翼安全,掩护中央纵队抢渡湘江! 红5师很多中层干部是从广西红7军走出来的,与他们即将爆发血与火的猛烈碰撞的也大多是广西人:桂系7个团。 平均每天要打退敌人数十次的冲锋,李天佑始终在前沿阵地指挥杀敌。 红5师共坚持3天两夜,撤出时各级干部非死即伤。战前全师三千多人,战后只剩千人不到。 李天佑的勇猛不怕死,恐怕是刻在骨子里的。在杀敌的战场和下战场跟同志们的交往,他的表现截然不同,这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直到几十年过去,曾思玉看到李天佑的遗孀和儿子,情不自禁地讲起一件往事。 “平型关战斗结束后,我们首次击败日军,大家都很高兴,但天佑同志不像我们那样蹦蹦跳跳,他像个大姑娘,很文静。” 此言不差。大家看李天佑上将的照片,哪像杀敌如麻、勇猛善战的“小老虎”。他的嘴角永远挂着微笑,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和蔼感觉。

0 阅读:120
德顺评历史

德顺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