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女知青黄丽萍携农村丈夫归宁波父母家,刚进门,丈夫瞧见墙上照片即大惊,问:“这是你父亲?”妻子黄丽萍答:“是。”丈夫旋即要离婚。 丈夫为什么在见到妻子的父亲之后就要求离婚?黄丽萍的父亲又是什么人?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知青下乡是非常常见的事。当时有很多年轻的知青,被分配到一些贫困落后的山区和乡村进行扶贫改造。 有一些年轻的女性知青,在下乡之后可能时间久了,也遇到了合适的人,也会选择在自己工作的地方,结婚生子,组建一个新的家庭。 在那个年代,交通工具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而且也没有什么非常流行的手机电话,可以进行沟通。 所以有不少知青可能结婚的时候,父母都没有办法到场参加自己的婚礼,甚至有部分知青婚后很多年才能够跟随丈夫回一趟娘家。 这样的情况在当时那个社会环境下确实是非常常见非常普遍的,1973年的时候,女性知青黄丽萍也是如此,他在和丈夫结婚多年以后,才有机会回一趟娘家。 黄丽萍的丈夫王健,早年也是当过兵的,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也在做一些基层建设工作。 黄丽萍当时是知青扶贫到了大西北,在那里和王健相识,被王健身上质朴美好的精神所打动,两个人在恋爱过后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 黄丽萍是城里知青下乡,王健和黄丽萍结婚的时候,也知道自己的妻子,大概率也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不过具体家里是做什么的王健心里并不清楚。 两人结婚以后,后来有了一个孩子,1973年因为政策相对宽松的原因,黄丽萍和丈夫王健两个人,在婚后多年终于有机会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回到黄丽萍的娘家探亲。 一家人原本都是满怀期待非常开心的准备一起去宁波,然而到了黄丽萍家里,王健却觉得非常的诧异,王健发现黄丽萍家里面的条件实在是非常出众,在那个年代就有两层的小洋楼。 但是他第1次感觉到自己和妻子之间的区别,进了妻子家之后又发现黄丽萍家里面墙上挂着一个非常大的合照,照片上面还有一个穿着军服的男人,王健越看越觉得眼熟。 回忆半天之后,王健突然想起在照片上的这个男人,就是当年在打仗时领导过自己的一位将领,当王健问妻子的时候,才得知原来照片上的这个人正是黄丽萍的父亲。 得知此事之后,王健心里打起了鼓,他想要和妻子离婚,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出身贫困地区,而且家里条件又差,再加上自己的岳父还是曾经指导过自己的将军,实在是担心自己配不上黄丽萍。 黄丽萍听了这些理由之后,却只是会心一笑,向父母介绍了自己的丈夫。并且像王健表示日子是两个人的,无论自己选择什么样的人,父母都会尊重自己,而事实证明黄丽萍的父母确实也很开明,并没有因为家世原因而瞧不起王健。 那个年代质朴的爱情大多如此,无关乎家世背景,当然也是因为时代环境政策的原因,现在这样的爱情恐怕也不多见了。
1973年,女知青黄丽萍携农村丈夫归宁波父母家,刚进门,丈夫瞧见墙上照片即大惊,
波览历史
2025-02-19 18:37:50
0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