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男子从楼梯摔下,颈部以下高位截瘫,妻子弃他而去,男人心如死灰,绝食3天想自我

如梦菲记 2025-02-19 14:24:33

安徽男子从楼梯摔下,颈部以下高位截瘫,妻子弃他而去,男人心如死灰,绝食3天想自我了断,5岁的女儿却说“爸爸,我来照顾你!”,12岁就拉着板车,辗转500公里,带父亲治病。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1年春天,安徽农民黄志红在外地打工时从楼梯上意外坠落,二十天的抢救后,医生宣布他颈部以下高位截瘫,终身无法行走,这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砸向了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   一年后,不堪重负的妻子离家出走,留下瘫痪的丈夫、几近失明的老母亲和年仅五岁的女儿黄凤,绝望中,黄志红决定绝食结束生命,不再成为家人的负担。   然而年幼的黄凤洞察了父亲的想法,当发现父亲连续三天滴水未进时,她爬到床边,奶声奶气却坚定地说:"爸爸,以后我来照顾你",见父亲依然不肯进食,倔强的小女孩竟也跟着绝食,三天后,看着女儿苍白的脸色,黄志红终于为了女儿选择了活下去。   从那时起,五岁的黄凤过早地挑起了家庭重担,她踩着小板凳在灶台上做饭,稚嫩的手指常被划伤,飞溅的热油烫得她胳膊满是红点,冬天里,她在冰冷的井水中洗衣服,冻得双手通红失去知觉,只能用嘴哈气暂时缓解疼痛。   最艰难的是照顾瘫痪的父亲,为防止褥疮,黄凤每隔两三小时就要给父亲翻身,面对成人的重量,她发明了特殊方法:一边用头顶着父亲的后背,一边用牙咬着衣服,连拉带拽,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   在深夜当同龄孩子酣睡时,她要定时起床为父亲翻身、按摩,这种超越年龄的责任感使她异常成熟。   七年后,十二岁的黄凤在电视上得知上海医疗技术先进,或许能治好父亲的病,她做出令人震惊的决定:用板车推着父亲前往五百公里外的上海求医,在村里电焊工叔叔的帮助下,她用一块床板和四个废旧车轮制成简易板车。   2008年夏天,黄凤推着板车,带着父亲和奶奶踏上漫长征程,为省钱,他们每餐只吃一个馒头,晚上就在天桥下或屋檐下过夜,许多被她感动的路人给予帮助,终于使他们抵达上海。   然而医生检查后表示,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手术已无法根本改善病情,回家路上,黄凤虽然失望,但并未放弃,次年夏天,她借钱再次出发,这次目标是北京的一家专科医院。   抵达后专家告知治疗费用高达每疗程六万元,需要至少五个疗程,这个天文数字令黄凤第一次在医院走廊上崩溃痛哭。   幸运的是一位记者注意到了这对特殊父女,将"板车女孩"的故事传遍全国,黄凤推着父亲跨越山水的执着感动了无数人,北京武警总医院决定免费为黄志红手术治疗。   医生们惊讶地发现,尽管黄志红瘫痪多年,但肌肉没有严重萎缩,皮肤也没有褥疮,这在长期卧床患者中极为罕见,这归功于黄凤多年来细致入微的照顾,经过两次神经干细胞治疗手术,黄志红状况显著改善,四肢开始有知觉,能够缓慢移动。   手术成功后,黄凤继续上学,同时负责父亲的康复训练,她的故事引起社会关注,当地政府提供了经济援助,爱心企业和个人也给予长期资助。   十年光阴如梭,2020年,曾经推着板车走过千山万水的小女孩已成长为专业医护人员,高中毕业时,黄凤选择了护理专业,希望用专业知识更好地照顾父亲,同时帮助更多患者。   大学期间,她勤工俭学,刻苦钻研,成绩名列前茅,毕业后,黄凤成为一名神经内科护士,将理论知识与照顾父亲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很快成为科室业务能手。   如今的黄志红虽无法完全恢复行走能力,但已能坐轮椅自理部分生活,他常在院子里,看着穿白色护士服的女儿上下班,眼中满是骄傲和感激,黄凤的同事们知道她的故事后,也常帮忙照顾她的父亲。   命运的磨砺没有击垮黄凤,反而塑造了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博大的爱心,她用行动诠释着"孝"的真谛,向世人展示生命的韧性与美好,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黄凤的故事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人们心中最柔软的角落,唤起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她用爱与坚持,诠释了生命的尊严与美丽,成为当代孝道精神的生动典范。   信息来源:CNTV|中国好人—“板车女孩”黄凤:无论到哪儿我都带着父亲

0 阅读:53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