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谢拉伤停,新10号位杨皓宇惊艳! 不得不说! 新赛季申花前两场没有取得任何一粒运动战进球, 申花战术和特谢拉的问题凸显: 1. 进攻三区决策效率偏低,终结能力欠缺 特谢拉在超级杯中贡献了10次关键传球、3次射门(1次射正)和1次进球机会创造,但这些数据未能转化为直接进球或助攻。尤其在运动战中,他多次尝试通过直塞或长传发动进攻,但最后一传的精度和时机把握欠佳,导致进攻链中断。例如,对阵海港的比赛中,他曾在反击中分球米内罗,但横传路线被防守球员封堵,未能形成有效威胁。此外,其射门选择偏向远射或角度过正,如第78分钟的禁区外射门高出横梁,缺乏对门将站位和防守空当的精准预判,反映出终结环节的粗糙。 2. 高强度对抗下技术动作变形,稳定性不足 尽管特谢拉在超级杯中被犯规6次,全场最高,但面对对手的贴身盯防和身体对抗时,其控球和出球稳定性下降明显。例如,在亚冠对阵横滨水手的比赛中(特谢拉未缺席时),日本球队的高位逼抢和快速协防压缩了其持球空间,导致其多次在接球后被迫仓促出球或丢失球权。这种对抗压力下,其擅长的“10号位”组织能力被抑制,难以通过细腻的盘带或变向摆脱形成局部突破,进而影响全队运动战的纵深推进。 3. 体能分配与攻防角色冲突,影响前插时机 特谢拉在申花的战术体系中需承担大量防守任务,如超级杯全场6次抢断,其频繁回撤参与拦截和逼抢导致体能消耗过大,限制了其在进攻三区的无球跑动和插上效率。例如,在超级杯下半场,申花扳平比分的进球由阿马杜完成,而特谢拉此时更多处于中场策应位置,未能及时前插至禁区前沿形成接应点。这种攻防转换中的角色冲突,使其难以在关键区域形成人数优势,进一步加剧了运动战破门的困难。 特谢拉的问题本质上是战术角色与个人能力匹配度的失衡。其作为“攻防枢纽”的定位虽强化了中场控制力,但也分散了其作为进攻核心的专注度。若申花希望在亚冠等高水平赛事中提升运动战效率,需调整其职能分配,如减少回防深度或引入更多进攻接应点以分担压力。
不得不说!申花主帅斯卢斯基的用人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有和我有相同感觉的人吗?
【17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