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6年,樊哙一脚踹开刘邦的房门,发现了不堪入目的一幕,他愈发恼怒,对着刘邦破口大骂。刘邦听后没有生气,反乐的合不拢嘴。
刘邦去世的前一年,淮南王英布反了。本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事情,刘邦却慌了手脚。英布与韩信及彭越并列“汉初三大名将”,深得项羽真传,排兵布阵水平很是了得。刘邦虽身经百战,但活下来全靠运气,单啃英布这块硬骨头更是力不从心,所以整天躲在屋里不愿见人。
最初,刘邦想让太子刘盈替自己出征,因为他知道这个儿子软弱,急需要去历练一下,镀一层金,否则在自己去世后很难掌舵江山。这个想法一举两得,但在许多人看来是“不安好心”,比如他的老婆吕雉。最终,这个计划被吕后给否了。
吕后认为,刘邦玩“借刀杀人”的把戏,因为当时戚夫人想让儿子刘如意取代刘盈,貌似刘邦也挺来兴趣,只是碍于一帮大臣们的反对才迟迟没有实施。所以,吕后觉得让儿子刘盈出征风险太大,一不小心挂了,正好成全了戚夫人母子的好事。于是她跪在刘邦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硬是把这事儿给搅黄了。
既然儿子也指望不上,那能靠谁呢?要说刘邦从沛县带出的那帮兄弟也挺能打,比如周勃樊哙曹参灌婴等人。但在刘邦眼里都算不上合格的将才,让他们冲锋陷阵还行,真要运筹帷幄指挥千军万马,几乎是赶鸭子上架。可能当时刘邦心里闪过一丝悔意,就是除掉了韩信、彭越等人,否则他俩随便一个人就能收拾了英布。
英布大军攻城掠地,来势汹汹,大臣们都很恐惧,想让刘邦赶快拿主意。可是刘邦谁也不见,一连多日,这群人只能围着寝宫大门团团转,如热锅上的蚂蚁。最后有人提议请樊哙过来,也许他有办法。樊哙过来后二话不说,领着一帮人就往里闯,一脚踹开了刘邦的房门。
进屋一看,众人当场愣住,只见刘邦正枕着一个小太监的大腿上闭眼睡觉。这暧昧的一幕,樊哙鼻子差点被气歪,于是指着刘邦哭骂道:“皇上呀!火烧眉毛了你还在这里当缩头乌龟,难道你忘了当年秦皇怎么丢的江山了?他若不是宠信赵高那个阉人何至于此,你是不是要重蹈覆辙呀!想当年你怕过谁,兄弟们跟着你多威风,现在咋窝囊成这样呢!”
众人原以为樊哙闯了祸,刘邦要龙颜大怒了,没想到刘邦坐起身来哈哈大笑。刘邦觉得樊哙的话在理,如醍醐灌顶般让他清醒振作,所以他立刻与大臣们商议平叛事宜,没过几天就领兵出征了。
樊哙之所以不怕刘邦,一是两个人是连襟;二是樊哙大闹鸿门宴,救过刘邦的命;三是樊哙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樊哙是刘邦的贵人,劳苦功高,但刘邦在去世前最想除掉的人也是樊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