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食是小儿最常见的问题。
简单来说,积食就是吃多了,或者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吃的过多,超出脾胃运化能力,如生冷寒凉、肥甘厚腻以及各种添加剂的食物。
这种情况,就像给了脾胃一大堆的工作任务,脾胃做不完只好暂时堆积在那里。
积食的孩子都有哪些常见表现呢?
如何判断孩子积食
容易便秘,大便前干后稀,不成形;
睡觉容易满床打滚,爱趴睡,睡着后容易盗汗;
积食后,孩子就会有口气,嘴里一股酸臭的味道;
严重的,会引起积食发烧。
孩子动不动就积食,都有哪些原因呢?
脾胃虚弱
同样的工作量,有的人几个小时就完成了,有的人需要一天,这种情况,就是工作能力的问题。
吃一样的饭,有的孩子没什么事,有的孩子却积食了,就是脾胃的消化能力不同导致的。
脾胃不好,就像一个人很虚弱,干不动活一样,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就会受到影响,食物会积在胃里,加重胃的负担,影响胃的气机运转。
孩子就没有食欲,也不想吃饭,肚子胀胀的,就算吃下去一点点,也会积食。
有些脾胃虚弱的孩子,经常处于积食的状态,不长肉不长个,抵抗力差,动不动就生病。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孩子天生脾胃弱,其实是遗传了爸爸或者妈妈的体质,先天禀赋不足,体质不好,这种情况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养好的。
饮食不对
《黄帝内经》中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放在首位的是五谷为养,五谷才是养命的,也可以说是养后天之本——脾胃的。
现在这个时代,物质过于丰富,不分季节不分地域的所有的东西都唾手可得,受西方营养学的影响,七大营养素观念深入人心,美其名曰“科学喂养,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而脾胃喜温恶寒,怕湿、怕吃撑、怕甜腻、怕思虑过多。很多孩子的脾胃就是因为经常摄入以下食物被养坏的:
①难以消化的食物,如大鱼大肉;
②化生痰湿的食物,如奶制品、甜食等,
③损耗脾阳的食物,如冷饮、寒凉水果,各种添加剂等等
主食就是主要吃的食物,就是五谷, 也就是饭,其他的都算作副食,副食吃多了,自然就容易积食,本末倒置了嘛。
情志不畅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我们大人都经历过,生气以后就吃不下饭,孩子也是一样的。
如果家里气氛压抑,氛围不好,孩子长期接收到的都是负面情绪,心情郁闷了,肝气不舒,也会导致脾胃的消化功能下降。
肝木克脾土。情志不畅,肝气不舒,子病及母,也会影响到了脾土。
另一方面,脾主思,脾怕思虑过多,而胃是消化器官,又是情绪容纳器官,也消化情绪,如果长期被负面情绪干扰,胃就消化不了,就会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