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提及自己一生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张学良沉思良久后说

星河落九天梦 2025-02-18 17:17:31

张学良晚年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提及自己一生做的最后悔的一件事,张学良沉思良久后说道,当初我杀杨宇霆两个人是有些后悔的,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悔恨。以前我这个人是从来不迷信,但是杀他之后,我不得不信了。 ??杨宇霆是谁?张学良为何对他必欲除之而后快,又为何到晚年悔恨不已,还说出自己迷信这样看似无厘头的话呢? ??这一切,都要从功高盖主的杨宇霆飞扬跋扈的个性说起。 ??杨宇霆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第八期炮兵科,回国后在陆军第二十三镇担任见习官,1912年调任奉天军械副官。杨宇霆治军严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张作霖看到,随即将其调任27师担任参谋长。 在担任27师参谋长期间,杨宇霆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谋略。他协助张作霖整顿军队,改革军事制度,使得27师的战斗力大幅提升,成为张作霖麾下的一支劲旅。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杨宇霆逐渐成为张作霖最为倚重的智囊和得力助手,在奉系集团中的地位日益稳固。 随着张作霖势力的不断壮大,杨宇霆的权势也如日中天。他积极参与奉系的各项决策,在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杨宇霆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战术,虽最终奉系战败,但他的军事才能依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战后,杨宇霆又力主整军经武,组建了东北讲武堂,为奉系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为第二次直奉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随着权力的增长,杨宇霆的性格缺陷也愈发明显。他恃才傲物,飞扬跋扈,逐渐变得刚愎自用,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在奉系内部,他独断专行,经常擅自做主,与其他将领产生了诸多矛盾和摩擦。尤其是在张作霖去世后,张学良主政东北,杨宇霆却并未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依旧以元老自居,对张学良的决策指指点点,甚至公然违抗张学良的命令,这让张学良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张学良年轻气盛,面对杨宇霆的种种行径,心中的不满与日俱增。在多次沟通无果后,张学良终于下定决心,要除掉这个阻碍自己掌控东北局势的“绊脚石”。1929年1月10日,杨宇霆与常荫槐一同被张学良设计杀害于沈阳大帅府老虎厅。 然而,事情并未如张学良想象的那般顺利。杨宇霆在奉系内部根基深厚,他的死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一些原本支持张学良的势力,也开始对他产生了疑虑和不满。张学良虽然成功地消除了杨宇霆对自己权力的威胁,但也因此失去了一部分人心,在东北的统治面临着新的危机。 到了晚年,张学良回顾自己的一生,对当初杀害杨宇霆的决定追悔莫及。他深知,杨宇霆虽然性格有缺陷,但确实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经验,对奉系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当初自己能够更加成熟、理智地处理与杨宇霆的关系,或许东北的局势会是另一番景象。而所谓的“迷信”,则是因为在杨宇霆死后,东北的局势急转直下,日本侵略者加快了对东北的侵略步伐,最终导致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东北沦陷。这一系列的变故,让张学良觉得仿佛是命运对自己的一种惩罚,也让他对自己当初的冲动行为感到无比悔恨 。

0 阅读:0
星河落九天梦

星河落九天梦

星河落九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