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时,李吉甫常夸自家儿子李德裕聪明伶俐,能言善辩。武元衡非常好奇,便叫来李德裕,问:大侄子,你平时读些啥书啊?小伙子却眉头紧皱,一言不发。 ?看到他这副呆样,武元衡非常得意,跟李吉甫说:令郎一副不大聪明的样子,你也别吹了,赶紧给他找个大夫瞧瞧! ?李吉甫很生气,回家后责问李德裕:你平时嘴皮子不是挺利索的嘛,为什么见了武元衡要装哑巴?你是不是怕他! ?李德裕答道:这个武叔叔不靠谱啊!他身为宰相,不跟我讨论治国安邦,反问我读什么书。我跟他又没交情,他问的着吗?我有什么义务回答他! ?李吉甫一听又乐了,转过天来就把李德裕的回答活灵活现的转告了武元衡,直把武元衡羞得满脸通红,暗叹被这小子摆了一道! ?二十多岁的时候,李德裕以门荫入仕。先是在大饭桶张弘靖手下做了几年秘书,后来又入朝担任监察御史。唐穆宗时,李德裕成为了翰林学士,很快因才华出众而与元稹、李绅并称为唐朝三大才子。 李德裕在翰林院时,凭借着过人的才思和对朝政独到的见解,日益受到皇帝的重视。当时,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愈发严重,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中央政令难以有效传达和执行,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李德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向唐穆宗上疏,详细阐述自己对藩镇问题的看法和应对策略。 “陛下,如今藩镇势力坐大,犹如尾大不掉。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削弱其军事力量,收回地方财权,加强中央集权。可逐步削减节度使的辖地,将其势力分化,再派遣得力官员前往治理,如此方能长治久安。”李德裕言辞恳切,目光坚定。 唐穆宗虽对李德裕的建议表示赞赏,但因朝中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推行起来困难重重,一时难以付诸实践。不过,李德裕并未气馁,他利用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联合一些志同道合的官员,四处奔走游说,试图凝聚更多支持改革的力量。 与此同时,李德裕与元稹、李绅时常聚在一起,探讨国家大事,交流文学创作。他们不仅在诗赋上相互切磋,更在政治理念上相互影响,共同为唐朝的中兴出谋划策。在一次聚会上,元稹感慨道:“如今朝堂之上,保守势力顽固,改革举步维艰,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德裕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改革之路虽艰难,但我们不能退缩。我们要继续向皇帝进谏,争取更多大臣的支持,同时,要从长计议,等待合适的时机。”李绅也点头表示赞同:“德裕所言极是,我们当以国家为重,为了大唐的未来,万不可放弃。” “我之所为,皆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你们为了一己私利,阻碍改革,难道不怕成为千古罪人吗?”李德裕慷慨激昂,言辞犀利,让那些反对者一时无言以对。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李德裕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他在等待一个能彻底改变唐朝命运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在不久之后,随着唐武宗的登基,悄然降临 。
唐宪宗时,李吉甫常夸自家儿子李德裕聪明伶俐,能言善辩。武元衡非常好奇,便叫来李德
逐梦星辰海
2025-02-18 17:14: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