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长城”。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和摩洛哥三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备受争议的摩洛哥墙或护堤是一个 3米-5米高的墙系统,至少 2,500 公里长,由摩洛哥政府于1980年在西撒哈拉用时7年才筑起。当地时间周一,法国文化部长拉奇达·达蒂(Rachida Dati)成为第一位正式访问西撒哈拉的法国官员,这是巴黎承认摩洛哥对这片争议领土拥有主权的标志之一。 法国对西撒哈拉的立场一直模棱两可,经常使摩洛哥和法国之间的关系紧张。但在去年 7 月,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Emmanuel Macron) 表示,摩洛哥的自治计划是解决西撒哈拉争端的“唯一基础”。马克龙的声明标志着法国的转向。这也引起了阿尔及利亚的强烈不满——阿尔及利亚在西撒哈拉支持波利萨里奥阵线,并已在 2021 年与摩洛哥断绝了外交关系。 联合国将西撒哈拉视为“非自治领土”,自 1991 年以来一直在那里执行维和任务,其明确目标是就该地区的未来组织一次全民公决。但摩洛哥一再拒绝任何可以选择独立的投票,而是提议在摩洛哥下自治。 波利萨里奥阵线正式成立于1973年5月10日,成立时的目标为反抗西班牙对西撒哈拉地区的控制。5月20日,波利萨里奥阵线打响了反抗西班牙军队的第一枪。到1975年,波利萨里奥阵线已经拥有大约800名武装人员,成为西撒哈拉境内最大的武装反抗组织。 1980年代中期,摩洛哥在西撒哈拉修建了一道摩洛哥长墙,将具有经济意义的全部西撒哈拉地区包围起来,从而在西撒哈拉形成了与波利萨里奥阵线对峙的僵局,波利萨里奥阵线控制了长墙以东大约占全部西撒哈拉三分之一的荒芜地区,建立了约有15万人口的撒哈拉难民营,但是无法取得更大的战果。 1991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联合国安理会690号决议,决定设立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MINURSO),在西撒哈拉实施公民投票,以决定该地区的政治地位,9月,摩洛哥和波利萨里奥阵线宣布停火。但是由于在选民资格等问题上争执不下,公民投票始终未能举行。摩洛哥和波利萨里奥阵线之间长达30年的停火在2020年11月被打破,原因是摩洛哥政府试图在毛里塔尼亚边境附近的缓冲区开辟一条道路。 美国在2020年12月15日给安理会主席的信中,提交了美国总统2020年12月10日签发的《关于承认摩洛哥王国对西撒哈拉拥有主权的通告》,其中承认整个西撒哈拉领土是摩洛哥王国的一部分,并表示摩洛哥的自治提议是“公正和持久解决西撒哈拉领土争端的唯一基础”。 “这堵墙是一系列两到三米高的沙石墙;它沿着地形高点(如山峰和山脉)延伸到整个撒哈拉地区。它由掩体、沟渠、战壕、铁丝网、地雷和电子探测系统保护,并由超过 120,000 名摩洛哥士兵保卫。每隔 5 公里的墙,就有一个由 100 名摩洛哥士兵组成的军事基地。在每个主要观察站后方约 4 公里处,有一支机动快速干预部队(配备装甲车、坦克等)。沿墙放置了一系列重叠的固定和移动雷达,射程为 60 至 80 公里。” 撒哈拉排雷行动协调办公室 (SMACO) 主任马莱宁·穆罕默德·布拉欣 (Malainin Mohamed Brahim) 估计,坚固的沙墙上布满了超过 700 万枚地雷。根据 ICBL 的数据,自 1975 年以来,西撒哈拉已有 2,500 多人死于地雷。联合国排雷行动 (UNMAS) 小组估计,80% 的受害者是平民。“我们进行了一项人口普查,虽然它只包括幸存者,但显示地雷受害者人数已达到 1,700 人。
“第二大长城”。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和摩洛哥三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备受争议的摩洛
北京的赵作明啊
2025-02-18 14:56:55
0
阅读: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