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七年二月有没有“深圳市”?只有“宝安县”。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

夜色独舞影 2025-02-17 17:29:48

一九七七年二月有没有“深圳市”?只有“宝安县”。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地区,将桂林、南海、象郡等地纳入中央统治。 此时,深港地区归南海郡的番禺县管辖。 秦末乱世,南海郡尉赵佗趁机占据了桂林和象郡,并建立了南越国。 汉初,南越国两度臣服于汉朝。 直到汉武帝元鼎六年,汉朝攻灭南越,设立了包括南海在内的多个郡,深港地区依然隶属南海郡,但具体是归番禺县还是博罗县则一直存有争议。 公元前110年,深港地区首次有了中央派遣的官员,即番禺盐官。 东汉时期,番禺县划分出增城县,深港地区归增城县管辖。 随后,吴甘露元年吴末帝孙皓设立了司盐都尉职位,在南头地区进行官署建设。 然而,西晋的“永嘉之乱”导致了中国的再次分裂,北方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而南方则建立了东晋政权。 岭南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行政调整。 东晋咸和六年,原南海郡一分为二,东南部设立了东莞郡,宝安县也成为了这一新设郡的一个重要县城。 宝安县的辖区包括了今天的东莞、深圳、大部分香港及澳门、珠海等地。 进入南北朝时期,宝安县成为刘宋皇室的封邑,之后又经过萧齐、萧梁等政权的变化,东官郡逐渐变成东莞郡,郡治迁至增城 陈朝时期,郡治又移至政宾县。 隋朝建立后,隋开皇九年,隋朝灭陈后,设立了总管府管理广东,宝安县归广州府管辖。 仁寿元年,广州改名为番州,数年后,隋炀帝在大业三年重新设立南海郡,宝安县再次归其管辖。 唐代,宝安县归广州总管府管辖。 唐代天宝元年,广州总管府更名为南海郡,宝安县再次隶属南海郡管辖。 唐代开元二十四年,在宝安县设立了屯门镇,并且驻军二千余人。 然而,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权衰弱,宝安县的地名于唐肃宗李亨下令更改时,改为东莞县,并且县治迁至涌。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南头一带的安全性受到威胁。 到了宋朝,东莞县成为广南东路广州中都府的一部分。 东莞县经历了多次行政隶属变化。 到了南宋,东莞县的部分地区独立建县。 元代到明朝,东莞县继续归广州府所辖。 明洪武二十七年,明朝在南头设立了东莞守御千户所和大鹏守御千户所。 明朝末期,由于流民和海贼的困扰,明神宗批准在新安县设立新的行政区划,寓意“新安”。 然而,新安县的区域经历了多次变化。 清朝初期,受迁海政策影响,新安县人口减少,大部分土地成为无人区。 康熙五年时,新安县被并入东莞县,直到康熙八年在地方士绅的请求下恢复了行政区划。 至近现代,尤其是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英国签订了多项不平等条约,香港被割让给英国。 此时,原属于新安县的土地大部分失去了控制。 20世纪初,民国成立后,民国三年(,宝安县再次改名为宝安县,归广东省粤海道管辖。 抗日战争时期,宝安县政府一度迁往东莞县,战后返回南头。 1979年,宝安县正式改名为深圳市。 深圳市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调整,从最初的宝安县到如今的9个区、1个功能区和1个特别合作区。 1979年前,深圳隶属于广东省惠阳地区的宝安县。 直到同年,深圳市成立,并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其中特区内仍为原宝安县。 特区内的行政区划也在逐步发展,1983年设立了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四个区办事处。 1990年,原有的管理区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罗湖、福田、南山三个正式的区。 接下来,1992年宝安县被拆分,成立宝安区和龙岗区。 1998年盐田区从罗湖区分出,形成了六个区的格局。 此后,2004年所有镇改为街道办,成为全国首个没有农村的城市。 进入21世纪后,深圳的区划调整进入了新阶段。 2007年成立光明新区,2009年成立坪山新区,而2011年则设立了龙华新区和大鹏新区。 201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龙华区和坪山区。 至2018年,光明区成立。 如今,深圳已经形成了9个区和若干个功能区,并在规划上仍保持着灵活性。 参考文献:[1]雷杰,欧梦雨,林良.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嵌入性发展类型的研究:基于深圳市15家公立医院的医务社工视角[J].中国全科医学,2024,27(21):2657-2664

0 阅读:27
夜色独舞影

夜色独舞影

夜色独舞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