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的一天,国防部办公室主任肖向荣中将接到报告:“某军区司令进京开会,就住在招待所里。该司令闲来无事,每天总是放枪打鸟,招待所工作人员也不敢劝阻。”肖主任找去,直接讲:“这附近都是名胜古迹,怎么能随便打枪呢?” 肖向荣,原名萧木元,1926年加入共青团,次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他是在听了周恩来和叶剑英在梅县东山中学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演讲后,促使他投身于革命中。 1925年"五卅"惨案后,他与同学一起创立学生救国运动团,积极在暑假期间组织宣传队,向周边城市宣讲帝国主义的残暴和国家的紧急形势。 加入红军后,肖向荣成为红一军的编辑,负责编辑《战士报》,并逐渐升至红一军宣传部部长,最后担任中央军委秘书长等职务。 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担任八路军总政治宣传部部长,负责策划和实施八路军的整体宣传策略,其中包括创办《八路军军政》杂志,毛主席为该杂志亲自撰写《发刊词》。 肖向荣在撰写重要文件和报告方面也是精益求精,从不委托他人代劳。 他曾参与起草多份重要的军事和政治文件,每一份稿件都无误。 从1929年至1930年,肖向荣在东江特委任职,积累了大量关于该地区的地理和革命情况的知识。 1930年,随着中央党校在闽西至江西瑞金的重要交通线的建立,肖向荣在担任大埔青溪交通站负责人期间,他精心策划并成功完成了多次秘密接待。 1934年,他参与了长征,并在此期间创作了《长征曲》的歌词。 肖向荣的文艺才华为红军士兵提供了精神支柱,特别是在抗战初期,其歌词更是激励了无数战士。 1935年,肖向荣被调至红一军团,他在那里负责晚间的教育工作,向军团和部队的干部们讲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他的教育工作获得了邓小平的肯定。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肖向荣担任了第一一五师宣传部部长。 他记录了平型关大捷的经过,并撰写了《平型关战场日记》。 此外,肖向荣还主编了《八路军军政》杂志,通过这个平台,他分析了时局,传播了党的政策。 他还编写了《抗日战士政治课本》,经毛泽东亲自审阅和批示后,这本书成为了战士们的重要学习资料。 抗战胜利之后,肖向荣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东北,他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宣传部部长。 尽管身居高位,但始终把姿态放得很低。 在一次福建视察工作结束后,肖向荣特意抽空回访故乡新田村。 当地乡亲得知他的归来,纷纷出来欢迎。 得知村中正在修建水库,肖向荣毫不犹豫地加入劳动。 1952年,彭德怀将军因健康原因暂别前线,返回国内接受治疗。 手术后,尽管彭德怀本人愿意重返战场,但被高层要求留在北京休养,并最终被任命为国防部部长。 在此期间,肖向荣中将作为国防部办公室主任,是彭部长的得力助手。 一次,彭部长需要出席一个涉外活动。 彭部长本人认为所有将领穿便装即可,更贴近民众。 然而,肖向荣考虑到外宾的在场,坚持认为应该着正装。 他向彭部长明确指出,穿便装可能会给外国宾客留下不专业的印象。 最终,彭部长接受了肖向荣的建议,改穿正式的军装。 在某军区司令进京期间,在京城的招待所闲暇之余,习惯于拿出手枪射击院内的鸟儿。 招待所的工作人员由于地位关系,不敢直接劝阻,最终将此事上报给了肖向荣。 了解情况后,肖向荣迅速赶到招待所,直接与该司令面对面交涉,严肃地指出其行为的不当之处。 该司令虽地位较高,但也收敛了行为。 六十年代初期,叶群野心勃勃地希望升任大校军衔。 然而,叶群的这一请求在肖向荣处未获批准。 肖向荣以“笔杆子将军”著称。 建国后,他1955年获封开国中将。 1965年,叶群编造罪名,指控肖向荣是反党集团的一员,导致肖向荣被撤职审查。 尽管调查结果并未有具体结论,肖向荣的身心受到极大的折磨。 1975年,他短暂复出,未料不久又被卷入政治斗争,1976年,肖向荣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反动组织垮台后,肖向荣得到了平反。 参考文献:[1]刘国宪.肖向荣早期在兴宁的革命活动[J].红广角,1999(4):35-36
上世纪50年代的一天,国防部办公室主任肖向荣中将接到报告:“某军区司令进京开会,
婵影舞歌
2025-02-17 17:20:50
0
阅读: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