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4岁的仲开龙因贪污罪被判死刑。在等待死刑复核期间,他凭借一项发

小娅说知识 2025-02-17 16:57:59

1992 年,24 岁的仲开龙因贪污罪被判死刑。在等待死刑复核期间,他凭借一项发明最终从死刑改判死缓,后逐步减刑重获自由。 1992年,南京市看守所的一个狭小牢房里,仲开龙正低头翻阅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面前的孤灯微弱,空气沉闷。 24岁的他正面临死刑判决——因贪污罪,他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死刑立即执行。年少的他曾满怀希望,可如今一纸判决书,却让他深陷绝望。 仲开龙,出生在江苏省如皋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他便展现出与常人不同的聪明才智,考入了江苏外贸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了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江苏分公司工作。 作为包装样宣科的开票员,虽然职务平凡,但他却掌握着大量物资的进出口调拨权力。就在这个关键岗位上,他开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987年至1990年,仲开龙利用职务之便,盗卖国家物资、私吞汇票、收受贿赂,非法获利超过100万元,这在当时可谓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拥有金钱、豪车和奢华生活的他,渐渐迷失了自己,最终因犯罪行为被揭发。 1990年,他被捕入狱,站在法庭上,仲开龙听到死刑判决时,内心充满悔恨。他想起了年迈的父母,想起了过去的理想与未来的憧憬,一切瞬间崩塌。 面对死刑判决,他开始反思过去的所作所为,深感愧疚。就在等待死刑的日子里,仲开龙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能够有所改变,也许就能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这个想法源自他偶然看到的一个汉字输入法的文章,文章提到了一种四拼输入法,能够在四次敲击键盘的情况下输入一个汉字。 仲开龙对电脑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心中燃起了最后的希望:或许通过发明,自己可以有所贡献,甚至改变命运。 虽然没有任何计算机专业背景,但仲开龙凭借对汉字的敏感和对编码的兴趣,开始了艰难的研究。他借来字典,拆解每一个汉字的结构,尝试用简单的字母组合表示这些字的偏旁部首。 每当遇到困难时,他就翻阅字典,寻求灵感。他坚信,自己如果能简化输入法,提高输入效率,也许能通过这个发明争取减刑的机会。 看守所里的其他囚犯和狱警纷纷认为仲开龙在枉费心机,觉得即便他能发明出什么东西,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仲开龙没有放弃,他日复一日,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 几个月后,他终于完成了《全息中文码》的初稿。这项发明不仅简化了输入法的复杂性,还提高了输入效率。仲开龙开始不断优化这项发明,力求将它做得更好。 1993年8月,仲开龙把自己的发明成果交给了监狱管理人员。监狱方面将文稿转交给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并进一步上交至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们虽然不懂计算机,但也意识到仲开龙的发明可能具有某种价值。 经过专家鉴定,仲开龙的《全息中文码》被认为具有创新性,并且具备实际应用价值。这一结果意味着他可能获得减刑。 1994年初,仲开龙收到了判决书,死刑改为死缓。最高法院认为,仲开龙在关押期间的发明具有社会价值,而且他在案件处理中表现出悔过态度,因此可以暂时免除死刑。这一判决让仲开龙感受到了重生的希望。 曾经,面对即将到来的死刑,他已准备好迎接死亡;然而现在,他竟然获得了活下去的机会。仲开龙深知,自己的命运并非完全注定,自己的努力与选择也可以改变未来。 仲开龙的故事,成为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因发明而获得死刑减免的囚犯。 此后,仲开龙在监狱中继续发明了多项技术,并获得了几项国家专利。他的表现得到了司法部门的认可,最终仲开龙的刑期被逐步减刑,直到2008年重获自由。 (信息来源:史海任我行2022-03-12《1992年,南京贪污犯被判死刑,狱内苦学一年获重大发明,法院改判》)

0 阅读:4
小娅说知识

小娅说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