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的齐白石,画了一个老虎,送给了一个过生日的朋友,后来这幅画拍了3200万,

文史记叙录 2025-02-17 13:45:58

90岁的齐白石,画了一个老虎,送给了一个过生日的朋友,后来这幅画拍了3200万,有意思的是,这幅画说的是老虎,连老虎的脸都不露出来,就画了个背影。   1954年,90岁高龄的齐白石早已誉满天下,称他为国画第一人也毫不为过。他的画一幅难求,有幸得到他的画都当作传家宝。   各行各业想要成为其中翘楚天赋是不可或缺的,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努力再加上一些运气成分那么很可能成为某个行业的明星人物,齐白石也是如此。   1864年,当时同治皇帝还在位,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白石铺杏子坞,本名齐璜,后在恩师胡沁园的建议下,以白石铺为灵感改名为齐白石。   清末时期湖南的小农村,向来幼年的齐白石也不是生在什么富贵之家,虽然家境贫寒,但齐白石从小备受疼爱.   当时他的外祖父周若雨经营一家启蒙书馆,6岁的齐白石在那里读书习字,也正是这段时间他展现出绘画的天赋。   起初画人,然后是花草树木,再后来又画飞禽走兽,总之他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可想而知,那时齐白石的画满是稚气,但相较于同龄人他的画风相当成熟。   8岁那年,齐白石上了私塾,可惜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之后他一边自学画画一边做些零活,如放牛、砍柴、种田等等。也正是这段经历为后来的齐白石提供了很多绘画灵感。   一个人的天赋是遮盖不住的,14岁那年,齐白石又开始学习雕花木工,因为有绘画的基础,加上他的个人天赋,仅仅3年便出徒了,之后的日子里他开始以雕花养活自己。   时间一晃又是七个春秋,彼时的齐白石24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可以用雕花手艺养活一家子,可是画画的梦想始终在脑子里挥之不去,从这年开始,齐白石又开始画画了。   他先后跟随不少绘画师傅学习,而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胡沁园先生,在他的指导下齐白石的绘画功力日渐成熟,从这时开始,齐白石从一个国画爱好者一步步走向大师。   民国时期的诗画家不在少数,为何齐白石会让后世人记忆深刻?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他的作品。   好的文艺作品从来不需要过分宣传,只要大众广泛认可,那么就是深入人心的艺术作品。   就像如今的影视行业,有的影视作品被奉为经典,观众多次观看自然津津有味没有厌烦关键在于作品本身质量过关,没有把观众当傻子,而是发自内心地尊重观众,尊重文艺创作。   反之有的影视作品则不然,其根本目的不在于什么质量,只是为了圈钱去的.   这类作品上映前拼命且不遗余力地宣传为此不惜制造话题煽动舆论,给人一种绝世好片的感觉,可等观众真正看了作品之后会有一种吃了苍蝇一般的恶心感。   说回齐白石,他的作品是经得起推敲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传世经典,因此齐白石这个人也会被后世人铭记。   除了这些,齐白石更是一位爱国画家。朝鲜战争爆发后,年近90的齐白石义卖展览会,为前线将士们募集资金,这是他受人尊敬的另一个原因。   还有就是齐白石的人品端正,所结交的都是正人君子。成名后的齐白石名声响亮,想拜他门下的人数不胜数,但齐白石第一时间看的不是绘画天赋而是人品。   身为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朋友也都是书画界名人,徐悲鸿、张大千等人都是他的好友。   1954年,90岁的齐白石到了新的境界,他的一位老友即将70岁生日。作为朋友的齐白石当然要准备礼品,最好莫过于他的画。   思来想去齐白石画了一幅《虎图》送给老友,只是这幅画有些奇怪,整幅画作只有老虎的背影,根本看不到虎头,但通过虎背扭动的身影仍可感受到其躯体的健壮与强悍.   虽然虎身两侧秋草摇曳,仍可感受到其不为周围环境所动、唯我独尊的王者风范。   这也很符合齐白石的一贯画风,也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真正的美绝不是直面而来铺天盖地的,这种美很快会失去味道。真正的美食犹抱琵琶半遮面那种给人无限遐想的美,这种美是长久的,永不褪色的。  

0 阅读:24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