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研究:每天多吃一个蛋,心脏病和癌症死亡风险或升高?可信吗 在健康饮食领域,鸡蛋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许多人认为,鸡蛋中的高胆固醇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然而,哈佛医学院的尼克·诺尔维茨却通过一项大胆的实验,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大量摄入鸡蛋后,他的胆固醇水平竟然下降了近20%。这一实验不仅颠覆了大众的认知,也为鸡蛋的“正名”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一、实验背景:鸡蛋与胆固醇的“旧观念” 在大众认知中,高胆固醇饮食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上升密切相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的上升。LDL通常被称为“坏胆固醇”,其在血管壁内堆积会诱发动脉硬化,增加心脏病或卒中的风险。因此,许多人对鸡蛋敬而远之,担心其高胆固醇含量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尼克·诺尔维茨是一名哈佛医学院的学生,他对这一传统观念产生了质疑。为了验证饮食中的胆固醇是否真的会导致血液胆固醇水平升高,他决定亲自进行一项实验。 二、尼克的“鸡蛋挑战”:一个月吃720个鸡蛋 尼克的实验内容非常简单,但极具挑战性:他决定每天吃24个鸡蛋,持续一个月,总计摄入720个鸡蛋。这意味着他每天摄入的胆固醇量约为133200毫克,是普通人每天建议摄入量的5倍以上。 实验开始前,尼克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为90毫克/分升,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然而,尼克的实验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实验的第一个星期,他的LDL水平下降了2%;而在接下来的两周里,这一指标急剧下降了18%,总降幅达到了20%。 三、实验背后的科学解释 尼克的实验结果似乎与传统认知背道而驰。他解释说,饮食中的胆固醇并不会直接反映在血液胆固醇水平上。当胆固醇进入肠道后,会与受体结合,刺激肠道分泌一种名为“肠抑脂素”(Cholesin)的激素。这种激素与肝脏中的受体结合后,会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从而使体内的胆固醇水平保持平衡。 此外,尼克还提到,人体的胆固醇水平不仅受饮食影响,还与基因、激素水平以及肠道菌群等多种因素的调节有关。食物中的胆固醇对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其实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四、鸡蛋的健康真相:并非“洪水猛兽” 尼克的实验结果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许多专家认为,这一实验为鸡蛋的“正名”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事实上,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鸡蛋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餐后血糖波动。 然而,尼克也提醒说,他的实验结果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无限制地食用鸡蛋。对于高血脂患者、鸡蛋过敏人群以及胆囊炎患者等特殊人群来说,鸡蛋的摄入量仍需谨慎控制。 五、鸡蛋摄入的“合理建议” 尽管尼克的实验结果令人鼓舞,但专家们仍建议普通人每天摄入1个鸡蛋即可。对于高血脂患者,建议每天吃半个蛋黄,若当天摄入了其他高胆固醇食物,则应避免食用蛋黄。此外,鸡蛋的烹饪方式也很重要,建议采用蒸、煮等少油无油的方式,避免油炸或油煎。 尼克·诺尔维茨的“鸡蛋挑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鸡蛋与健康的关联。鸡蛋并非“洪水猛兽”,合理摄入鸡蛋不仅不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带来诸多健康益处。然而,对于特殊人群来说,仍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鸡蛋的摄入量,以确保健康。
浙大研究:每天多吃一个蛋,心脏病和癌症死亡风险或升高?可信吗 在健康饮食领域,鸡
河西有事
2025-02-17 10:38: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