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美倾倒众人,她的悲痛无人知晓!1917年,李佩出生于江苏镇江书香门第,19岁

看图说史 2025-02-17 08:17:36

她的美倾倒众人,她的悲痛无人知晓!

1917年,李佩出生于江苏镇江书香门第,19岁考入北大经济系。后因抗战转至西南联大。

她曾出席第一届世界妇女大会,之后到M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在那里,她与郭永怀相遇、相知、相爱 。

1948年,他们结婚。1951年,李佩完成学业,成为康奈尔大学的教师,郭永怀被康奈尔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他们的女儿也是在这一年出生。

他们的生活优渥富足,日子温馨甜蜜。

郭永怀每天去上班时,李佩都在他的书包里放个苹果和他爱吃的点心,而郭永怀一到节假日就带着妻女外出游玩。

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毅然放弃优渥生活,决定回国报效国家。

郭永怀把知识牢牢记在脑海,烧掉研究手稿,机智排除M国重重阻挠,一家人终于回国。

回国后,郭永怀投身科研,李佩则默默背后支持。

那时的中关村一片荒凉,她动员各方力量,建立起临时诊所(中关村医院前身)、号召科技工作者助力保福寺小学(如今的中关村第一小学)、开设中关村茶点部,为科研人员解决生活难题。

然而,命运的重击接踵而至。

1968年,郭永怀乘坐的飞机失事。

生命最后时刻,他把装有国家绝密文件的公文包放在胸前,和警卫员牟卫东紧紧抱在一起。

失事现场,他们的遗体已被烧焦,可还紧紧抱着,公文包未受损。

噩耗传来,李佩没在人前掉一滴眼泪,却一夜未眠。

她对着丈夫遗照深情地说:“我等你回来,你不回来我不老去。”

组织让她提要求,她只要了院里的一棵迎春花,移栽到她居住的楼门前,那是丈夫的最爱。

此后几十年,她几乎不提丈夫的死,只是会对着迎春花发呆。

特殊时期,李佩遭受不公对待,女儿也远赴内蒙古当知青。

高考恢复后,60岁的她受邀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主任,筹建英语系,编写国内首套研究生英语教材,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她还帮新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

1996年,爱女郭芹患癌离世,李佩依旧坚强面对,几天后像往常一样给博士生上课。

她81岁创办中关村大讲坛,邀请顶尖专家开讲,免费向社会开放,只为回答“钱学森之问”。

94岁时,她组织翻译的《钱学森文集》出版,还将积蓄60万元全部捐出。

2017年,99岁的李佩离世,与郭永怀合葬在中科院。

她一生经历风雨,却始终优雅从容,坚韧不拔,她是中科院永不枯萎的玫瑰。

致敬国之栋梁,他们值得我们永远敬仰与铭记!

0 阅读:13
看图说史

看图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