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下,考上进士有多难? 再别被“举人相当于本科”、“进士相当于博士”糊弄了

极速侃历史 2025-02-17 00:59:07

科举制度下,考上进士有多难? 再别被“举人相当于本科”、“进士相当于博士”糊弄了。 以科举考试制度较为明清两朝举例。 首先,古代科举考试是学历+公务员考试二合一,今天的本科、研究生仅是学历。 明清两朝,全国人口从6000万到4.3亿。真正的读书人(从童生到进士)大概在200万到1200万之间,也就是说,总人口中大概只有3 %—6 %是读书人(90 %的人口是文盲)。 普通读书人考上秀才的比例大概在5 %—10 %(可以多次考) 三年一次的乡试(从秀才到举人)录取率只有1 %—2 %(这个比咱们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高考录取率还低)。 全国几十万读书人,三年一次(乡试)才录取举人一两千人。 通过乡试的是举人,第二年春天到京城参加会试,考过了就是进士,录取率大概在10 %左右。 三年才录取一两百名进士,平均到每一年才几十名。 算一下,全国每年在读有资格考试的读书人有几十万到几百万,考上秀才的就几万到几十万,考上举人的才千儿八百,考上进士的不足百人! 从秀才(已经是读书人中的10 %)到进士,真正的是万里挑一。 2024年,中国博士毕业生12万! 还说博士等于进士吗?

0 阅读:57
极速侃历史

极速侃历史

谢谢大家的支持,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