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郑苹如被捕,两个特务把她带到小树林执行枪决,正要开枪时,郑苹如却提了

历史有小狼 2025-02-16 23:38:21

1940年,郑苹如被捕,两个特务把她带到小树林执行枪决,正要开枪时,郑苹如却提了一个要求:“请不要毁了我的面容!” 随着淞沪会战的爆发,上海的社会各界开始积极筹备抗日力量,许多人通过地下组织为抗战贡献力量。 在这场危机中,郑苹如和她的家人也投入到了抗日工作中,积极支持民族的抵抗事业。她的父亲郑钺被任命为最高法院上海特区法庭的检察官,但在危急关头,他的身份发生了转变。 为了更好地参与抗日斗争,郑钺秘密转入地下,并且通过一台与重庆保持联系的电台,为抗日组织提供情报支持。 与父亲的谨慎和隐蔽不同,郑苹如的方式更加引人注目。她从小生活在日本,精通日语,并且有着与日本高层的联系,熟悉日本文化。 由于其混血身份和美丽外貌,郑苹如在上海滩的交际圈中早已小有名气,甚至成了名流之间的座上宾。她的气质与日本人有着微妙的亲近感,这使得她成为了国民政府地下情报网络中的重要人物。 郑苹如的影响力并非偶然。她在一次酒会上发表演讲,公开阐述了抗日立场,展现了非凡的胆略与智慧。在这场酒会中,郑苹如的演讲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陈宝骅。这位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深知郑苹如的背景与潜力,认为她能够为抗日事业提供极大的帮助。 陈宝骅开始主动接触郑苹如,向她提出了加入地下情报组织的请求,希望她能够借助自己与日本高层的联系,为抗日工作提供情报。 郑苹如的父亲郑钺虽然担心女儿可能面临巨大的危险,但仍然同意了陈宝骅的提议。这一决定标志着郑苹如正式踏入了充满风险与挑战的地下情报工作。她的任务是潜伏在日军的内部,为中国抗日政府提供重要的情报支持。 郑苹如迅速展开了她的情报工作。依靠她的日语能力和与日本军官的交往,她成功地渗透进了日军的新闻检阅室,并成为了军部电台的播音员。 她的聪明才智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得她很快赢得了日本军官的信任。她与一些重要的日本军官建立了关系,包括近卫文麿的儿子近卫文隆和华中派遣军副总参谋长金井武夫等人。郑苹如通过这些人物,获得了大量对抗日有价值的情报。 尤其是近卫文隆,这位日军高层的纨绔子弟,在郑苹如面前总是喜欢炫耀自己在日本政坛的地位。为了显示自己的风头,他时常无意间透露出一些敏感的内阁机密,而这些情报经由郑苹如传递到了国民政府的手中。 郑苹如并不止步于此,她还尝试通过灌醉近卫文隆并将其绑架的方式迫使日本方面撤兵,但这一计划最终被国民政府高层否决,认为这样做不仅不可行,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报复。 1938年,郑苹如两次提供了关于汪精卫叛变投敌的情报,虽然起初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随着事件的发展,她的情报逐渐受到了上级的高度关注。很快,郑苹如被指派承担起更为重要的任务——刺杀汪伪政权的特务头目丁默邨。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郑苹如决定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来获取丁默邨的信任。她成功地将丁默邨迷得神魂颠倒,丁因此安排她成为自己的秘书,并常常带她左右。 某次,郑苹如安排丁默邨来家中做客,在郑家周围布置了中统狙击手准备进行暗杀。然而,丁默邨临近郑苹如的住所时,忽然改变了方向,未曾落入圈套。 尽管如此,郑苹如并未灰心丧气。接下来的机会来得更加突如其来。一次,郑苹如和丁默邨一同前往百货商店,郑苹如趁机巧妙地撒娇要求丁默邨为她选购皮衣。 正当她准备实施行动时,丁默邨突然察觉到有不寻常的目光,迅速放下钱款匆匆离去。郑苹如没有及时反应,而暗杀小组也未能及时做出反应,丁默邨成功脱险并对郑苹如产生了怀疑。 当丁默邨邀请她参加平安夜的宴会时,郑苹如明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但依然决定前去,试图通过这次机会完成任务,哪怕因此牺牲自己。她带着勃朗宁手枪悄悄前往76号特工总部,却未能如愿。她一到现场便被丁默邨的手下擒获,手中的武器成为了她被捕的重要证据。 被捕后的郑苹如遭遇了严刑逼供。在整个审讯过程中,她始终未向敌人透露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她坚决否认自己与重庆方面的任何关联,坚持说自己是为了情杀而行刺。即便面临丁默邨亲自审问,她依旧未露一丝破绽。 1940年2月,经过数月的折磨,郑苹如未被逼供任何情报,最终被判死刑。她的命运注定了那一刻的到来,22岁的她在寒冷的夜晚走向刑场。尽管面临死刑,她依然从容面对,甚至在最后时刻,言辞平静地请求杀害她的士兵不要毁坏她珍视的容貌。 参考资料:施立松著. 《民国风度 黑暗处的明灯》 2014

0 阅读:1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