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国色芳华》的讨论刷屏,但作为追剧老饕,我却迟迟不敢点开。这年头,看古装剧总像在玩"大家来找茬"——明明镜头对准的是长安城里的贵女,注意力却总被某些演员僵硬的苹果肌拐跑。 当年《战长沙》里那个抱着药箱满城跑的胡湘湘,眼波流转间都是少女的鲜活灵动。如今的杨紫在精修海报里确实美得无可挑剔,可一旦切到动态镜头,紧绷的面部肌肉总让观众跟着提心吊胆。就像网友吐槽的"手握屠刀像在偷笑",这哪是角色性格使然,分明是医美后遗症在作祟。 更吊诡的是观众们的双重标准。我们既嫌弃千篇一律的网红脸,又苛责女演员必须扛住4K镜头的审视。唐妆造型本就是个放大镜,珠圆玉润的女二在牡丹花钿映衬下宛如仕女图里走出来的,而棱角分明的长脸配上斜红妆,倒像是现代整容模板穿越到了盛唐。 隔壁《白月梵星》倒是给足观众呼吸感,全员原生脸看着是舒服了,可编剧偏要上演"大逃杀"式发盒饭。当剧情逻辑被撕得七零八落,演员再自然的脸也留不住观众。这暴露出影视圈更大的荒诞:服化道和演员脸都在内卷,唯独剧本在原地踏步。 其实观众要的从来不是完美假面。就像《知否》里赵丽颖的黑眼圈,《甄嬛传》里孙俪的浮粉,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人相信角色真实存在。医美或许能延长演员的黄金期,但过度追求镜头前的完美,反而掐灭了最珍贵的烟火气。当演员的脸变成精修战场,我们怀念的,终究是那个在战火纷飞中还能放肆大哭的湘湘啊。
这是什么古装剧拍的这么豪放哦!
【3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