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十六国之「羯赵三十年」(上)

温纶说过去 2025-02-16 15:10:17
西晋末年,中原地区经历八王之乱后,已然满目疮痍,自汉魏以来入居塞内的匈奴、鲜卑、氐、羌诸部纷纷起事。当年南匈奴移居并州时带入了许多仆从种族,其中就有自中亚掳掠而来的羌渠(康居)人,其后裔被称为羯族。 羌渠部落作为匈奴别部,自汉魏以来与南匈奴诸部被魏晋朝廷安置在并州,其部落大人周曷朱之子石勒雄武健壮,精于骑射。晋末并州爆发饥荒,东瀛公司马腾贩人以充军需,石勒被卖至山东为奴,后被其主家师欢免除其奴隶身份。 元熙元年(304),石勒率数百骑兵投奔公师藩,后转战多地,归顺汉国。永凤元年(308),刘渊称帝,授石勒持节、平东大将军、平晋王。石勒先后攻占冀州、兖州诸郡,杀晋军十数万人,降众十余万,威震河北,许多汉人戍堡归顺石勒。 光兴二年(311),石勒率军于苦县之战围歼东海王司马越残部二十万众,至此西晋主力被全歼。刘聪继位后,进石勒征东大将军、并州刺史。石勒在会同刘曜攻陷洛阳后,又南下江汉,连破数堡,颇有雄据之志,但由于粮草不继、疫病流行,被迫北还,并以襄国为中心逐渐发展为河北最大的割据势力。 汉昌元年(318),汉国内乱,石勒与割据关中的刘曜各自独立。刘曜称帝,改国号为赵,定都长安,史称前赵。石勒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 光初八年(325),石勒与刘曜各自率军在洛阳开战,刘曜溃败,前赵将领八十多人被俘,士卒一万多人被坑杀。加之此前已消灭曹嶷势力占据了青州,此时石勒的地盘已经扩展至淮河流域。 光初十年(327),石勒北逐代王拓跋纥那,解除了后顾之忧,又与刘曜在洛阳决战,后赵大胜,刘曜被杀,前赵灭亡,关陇地区尽归后赵,石勒基本统一北方,与东晋以淮水为界,于建平元年(330)先称天王,后称皇帝。 建平四年(333),石勒去世,太子石弘即位,中山王石虎为丞相、魏王、大单于,加九锡,总领政事。石虎立长子石邃为魏太子,授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其余诸子皆封王,任各州刺史,僚佐亲属一律充任朝廷要职,事实上已将石弘架空。 镇守关中的石生、镇守洛阳的石朗起兵讨伐石虎,但都被石虎击败斩杀。氐族首领蒲洪率二万户投降石虎,拜光烈将军、护氐校尉。石虎迁秦州、雍州士民及氐羌十多万户至关东,命蒲洪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羌族首领姚弋仲为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使其各自率领部众。

0 阅读:27
温纶说过去

温纶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