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空难最新调查进展:现场调查结束! 当地时间2月14日,NTSB(美国国家

大龙哥侃军事 2025-02-16 12:58:43

华盛顿空难最新调查进展:现场调查结束!

当地时间2月14日,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正式公布了华盛顿客机与直升机相撞事故中直升机的黑匣子数据分析结果,标志着现场调查阶段圆满落幕。随着调查的深入,几个关键的事故原因逐渐浮出水面。

调查显示,无线电干扰或冲突可能导致了直升机机组未能及时接收到塔台的关键指令。同时,黑鹰机组在飞行过程中观察到的高度数据存在明显误差,且未能严格执行口头检查单,这些都是潜在的事故诱因。

在核对塔台与黑鹰CVR(舱音记录仪)的录音时,NTSB发现黑鹰机组竟然没有听到塔台关于CRJ(支线喷气式客机)将从01跑道盘旋至33跑道降落的重要通知。更为惊险的是,在撞击前17秒,塔台曾紧急指挥黑鹰绕道CRJ后方穿越,但由于黑鹰机组恰好按下发话键,导致“pass behind”这一关键指令被掩盖,黑鹰机组因此未能及时作出反应。然而,黑鹰机组却主动向塔台申请与CRJ保持“目视间隔”并获准,这一决定无形中增加了飞行风险。

在撞击前的紧张时刻,CRJ的无线电高度迅速攀升至313英尺,仰角急剧增大至9度,升降舵几乎被拉至抬头方向的极限。结合CRJ舱音记录仪的先前记录,这进一步证实了CRJ机组在撞击前可能已发现黑鹰并试图拉升飞机以避免撞击的猜想。而黑鹰在撞击前的最后5秒则保持着278英尺的无线电高度,但NTSB指出这并非黑鹰机组实际观测到的高度数据,因为黑鹰教员与受训飞行员所报高度存在明显差异。

此外,调查还揭示了其他一些关键细节:当天黑鹰的训练项目为佩戴夜视仪飞行,NTSB推测黑鹰机组当时可能已佩戴夜视仪,但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飞行员的视野。同时,黑鹰虽具备ADS-B能力,但当时却未启用,NTSB将深入调查其背后的原因。而CRJ与黑鹰当时虽均在使用VHF频率与塔台联系,却遗憾地处于不同的频道,这无疑增加了通信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此次空难调查不仅揭示了事故的真相和潜在原因,也为未来的航空安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0 阅读:79
大龙哥侃军事

大龙哥侃军事

从小就对国际军事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