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一针见血!全球32%产品来自中国,西方挥舞关税大棒也不顶用。 2023年,一记耳光狠狠抽在了西方脸上。中国对美出口额,不降反升,涨了5%! 几个跨国巨头的动作,更是让那些叫嚣“脱钩”的西方政客们颜面扫地:特斯拉、星巴克、西门子、大众,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往中国砸钱。苹果CEO库克更是直言不讳,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这些精明的商人,可不会被政治口号迷惑。吸引他们的,不只是中国那无懈可击的完整供应链,更是那片让全世界眼红的庞大消费市场。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景象:苹果在中国的电商平台上一次次“放下身段”,大搞降价;蔻驰、欧莱雅这样的国际大牌,跟唯品会这类平台打得火热,各种折扣活动让人眼花缭乱。 结果怎么样?这些品牌的营收蹭蹭往上涨,中国市场,成了他们最大的“金主”。 但时间倒退回1995年,谁又能想到如今的局面?那会儿的全球制造业,还是美国一枝独秀,世界近四分之一的商品都刻着“美国制造”的标签,中国还不到5%。 但中国不声不响,仅仅用了二十几年,就让全球制造业的版图天翻地覆。 2023年,全球32%的产品都来自中国。这个数字,比美国、日本、德国、印度加起来还多! 西方世界当初有多么信誓旦旦,现实就有多么讽刺。 几年前,西方政客们还在卖力鼓吹“摆脱”中国制造,特朗普甚至挥舞起了关税大棒。结果呢?制裁大棒没打到中国,反倒让美国家庭每年多掏了1700美元。 而早在几年前,彭博社就曾哀叹“根本离不开”。当时,没多少人把这当回事,觉得不过是杞人忧天。毕竟,日常所见的那些商品,基本都产自中国。 但最让西方坐立难安的,还不是这些数据。他们怕的,是中国制造早就不再是低端廉价的代名词。德国媒体不得不承认:如果中国只会生产玩具、衣服,那西方根本无需担心。 可现实却是,中国在汽车、光伏、5G、船舶制造这些高精尖领域,已经全面领先。就拿造船来说,中国的生产能力是美国的200多倍,出口份额高达80%——简直是降维打击。全球制造业的权力天平,早已悄然倾斜,而那些还在鼓噪“脱钩”的人,不过是在掩耳盗铃罢了。 这事儿一出,网上立马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早就料到了,离了中国制造,他们过得下去吗?” 还有人调侃,“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嘛!” 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哪是离不开中国制造,这是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和完整的工业体系!” 想想也是,咱们平时用的、穿的、吃的,哪个不是中国制造?就拿我自己来说,从手机到电脑,从衣服到鞋子,再到家里的锅碗瓢盆,几乎都是国产。 就算有些是外国牌子,仔细一看,产地还是在中国。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链早就紧密相连,不是谁想“脱钩”就能“脱”得了的。 再说,现在可不是十几二十年前了,中国制造早就今非昔比。以前咱们可能更多的是做代工,赚点辛苦钱。现在呢?高铁、大飞机、5G技术……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中国名片? 这背后,是多少中国企业、中国工人的辛勤付出和不断创新? 其实,那些跨国公司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他们来中国投资,可不仅仅是因为劳动力便宜,更重要的是看中了这里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供应链、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说白了,在中国做生意,能赚钱,而且赚大钱! 所以,我觉得这事儿给咱们提了个醒:与其整天琢磨着怎么跟别人“脱钩”,不如踏踏实实把自己做强做大。 只要咱们的产品质量过硬、技术领先、服务周到,还怕没人买吗?还怕竞争不过别人吗? (来源:“全球近32%的产品来自中国”,德媒:一张图表看中国“成长”2025-02-12·环球网)
外媒一针见血!全球32%产品来自中国,西方挥舞关税大棒也不顶用。 2023年
住顶楼小邹
2025-02-15 19:17:37
0
阅读: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