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李兆麟把半岁的儿子扔在深山,妻子嚎啕大哭,他却怒吼道:“你如果敢把孩

雾隐探秘阁 2025-02-15 18:05:32

1941年,李兆麟把半岁的儿子扔在深山,妻子嚎啕大哭,他却怒吼道:“你如果敢把孩子抱回来,我就开枪把他打死!” 李兆麟和金伯文在1937年喜结连理时。 那时的金伯文,已经在抗日队伍中战斗了两年,她遇见了同样为国奋斗的李兆麟。两人都是坚定的革命战士,在并肩作战中产生了真挚的感情。 他们的婚礼极其简单,在战友们的见证下,两人就着一壶烧酒,许下了共同战斗到底的诺言。 随着日军在东北采取更加残酷的"蚕食"战略,抗日根据地不断遭到破坏。李兆麟带领部队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成功消灭了两百多名敌军。 但日军的反扑更加猛烈,调集重兵对山区进行封锁,试图将抗联部队彻底围歼。 金伯文突然腹痛难忍,分娩的时刻比预期提前了许多。可就在此时,敌军的搜索队伍已经逼近,部队不得不迅速撤离。 她在剧痛中咬紧牙关,没有惊动任何人,独自在简陋的掩体中生下了孩子。胎盘尚未完全脱离,她便强忍伤痛,扶着树干站了起来,跟随部队艰难行进。 金伯文靠在一棵粗壮的树旁,怀中的婴儿安静地躺着。她的身体因长时间的营养不良而极度虚弱,母乳根本无法供给,她只能靠融化的雪水煮成稀粥,一点一点地滴入孩子的口中。 李兆麟在匆忙的军务中,总会抽出时间回到藏身的山洞里,看看妻儿。尽管他已经习惯了战场上的生死离别,但每当看到儿子饥饿难耐地啼哭,他的内心仍然充满了自责。 敌人正在收缩包围圈,局势越发严峻,而婴儿的哭声就像一盏明灯,极易暴露部队的行踪。 部队的处境越发艰难。战士们已经连续多日未能获得充足的粮食补给,只能靠着采集野果、树皮勉强充饥。 婴儿的啼哭声成为了威胁整个部队安全的隐患。李兆麟作为指挥官,不得不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身为父亲,他怎能忍心放弃自己的孩子?可身为抗联将领,他又怎能让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成为整个部队暴露的关键? 李兆麟抱起儿子走向深山,他回到营地后,金伯文已经察觉到不对劲,强撑着身体质问他:“孩子呢?” 李兆麟避开她的目光:“为了部队的安全,我必须这么做。” 一位年长的战士实在不忍看到一个无辜的婴儿在荒野中自生自灭,悄悄地折返回去,把孩子抱了回来。 婴儿躺在破旧的棉布中,脸颊冻得发紫,却依旧用微弱的哭声宣告着自己的存在。 在苏联边境,她将儿子送往苏联的儿童收容所。她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再保护这个孩子,只有那里,才能给他提供温暖的庇护。 仅仅半年后,他们就收到了一个噩耗——李玉因水土不服和严重的营养不良,在收容所夭折,年仅一岁。 金伯文瘫坐在地上,久久无法言语。 1945年,日本投降,抗联的战士们终于迎来了胜利。可当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李兆麟和金伯文却无法感受到丝毫的喜悦,他们失去了太多。 1946年,李兆麟在战斗中牺牲,年仅36岁。

0 阅读:31
雾隐探秘阁

雾隐探秘阁

雾隐探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