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终于理解了什么叫做“父母对孩子的托举” 看了哪吒 特别有感触 。一个负重前行的生命是没有远方的。 父母对孩子的托举不是抵御多少风霜,摆平多少障碍,仅仅只要: 做一个皮实的人。可以允许孩子脆弱,也允许孩子成长。 哪吒和他爸踢毽子。一脚把他爸踢墙里了。他爸跟没事人一样跳出来。(没有暴怒 也没有碎掉) 再比如哪吒1里,母亲送行,最后想抱一下孩子,哪吒觉得肉麻,没有拥抱。 这两幕我是真的相信饺子导演是得到过很多很多爱的,只有得到过爱的人,才能如此具像化的表达出来这些坚韧又温柔的角色。父母允许孩子的成长和离开。 相比没有被爱好好过的人,所幻想出来的爱,核心都是牺牲和破碎。比如一个很父亲为了救孩子而去死,一个母亲自己吃不饱,捡垃圾,给孩子攒学费。一对情侣,一个为另一个要死要活。还有那种仙侠文,什么师尊啦,宁负天下不负卿。 缺爱的人,用尽全力想象,爱也不过就是牺牲,是你的需要我竭尽全力的满足,即使要我的生命。 这太沉重啦!让孩子如何跋涉过千山万水,如何跃向属于自己的天空? 所以回到现实里。大部分父母都极其脆弱,还要求孩子皮实,可以承受自己的期待和攻击。 脆弱是指,孩子不可以说不父母不对,不可以告诉父母给自己的伤害,不可以不听父母的话。否则父母就会表现出来,异常伤心,我这么做到底是为了谁。 甚至孩子都不能让父母担心自己,什么听说你被裁员啦,担心的吃不下饭,整晚睡不着觉。担心你还没考上公务员,伤心,求神拜佛,每天回来都和你叨叨,给你转发一些你的专业不在报考范围内的考试信息。小孩一遇到困难,先想的不是我怎么解决,先想的是,我爸/我妈怎么办?他们多担心我啊,我多不孝啊。 要求孩子皮实,相信大家都有共鸣:“你妈说你你都受不了,你到社会上怎么办呀?你也太脆弱了吧” 唉,我都怀疑上面这句话是不是中国家长小时候考试的语文名句默写题,怎么可以这么统一。 但现实是,如果一个孩子没能在家里获得爱和接纳,长大之后得到多少成就都难以补全他内心的空洞。 这是很多小孩说父母很爱自己,但是自己却不愿意回家的原因之一吧?想拥抱又害怕被刺痛。 但是我爱你啊。
(转)终于理解了什么叫做“父母对孩子的托举” 看了哪吒特别有感触。一个负重
职场谈谈叭
2025-02-15 15:51:29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