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交易者,在交易中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势,总把交易的相关原则带到现实中,指导生活的

实战老陈嗄 2025-02-15 11:26:43

许多交易者,在交易中形成了一些思维定势,总把交易的相关原则带到现实中,指导生活的方方面面。自以为很精明,却未必幸福。

有时世间的道理一通百通,从交易中学到的,可以迁移到做人做事上。但很多时候,交易和现实是不同的。

交易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赚钱。赚不到钱,就找不到任何理由安慰自己。那么,极度渴望金钱的人,才会沉浸于这个市场。但在具体操作中,把钱看得太重又会影响自己止盈止损*的纪律,这种本质性的矛盾,会把资金不宽裕的交易者折磨的死去活来。

一些人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反思,成功跨过了这一步,学会了看淡单次输赢的结果,转而追求多次往复操作后的最终效果,可然后呢?

纵观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往往有一种比钱更高的追求。可能是情怀、发自内心的热爱、也可能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钱,是顺手挣到的。

只追求钱的人,在某些关键节点是容易短视的。他们对那些投入较多却看不到明确近期收益,远期有可能回报巨大的“低性价比”事物,由于自身的谨慎与精明,不愿意投入;又或者,由于机会成本而不想等太久,很快就放弃。

真正值得守候的事物,其背后的价值由第一性原理*决定。而在外人看来是一场豪赌。社会上的人都很聪明,都想走最好走的路。交易者更是顺势而为的高手。

那些难走却有价值的路,从来都不拥挤。暂且不说什么早年不跟风赚快钱,坚持在“卡脖子”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家和技术人员,例子被太多人说过了。

就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并不等同于交易标的那样,可以毫不犹豫的止损更换。

新人不知你过往,旧人不知你近况。每开始一段新的关系,前期磨合都有不小的成本。旧的关系则有很大的沉没成本+。人的成本不是无限的。花样年华一去不返。

我们并非永不止损,而是止损线放得大一些,“持有期”尽可能长,才能享受到独特的回报。精力和智慧,着重放在前期遇人识人上。看似美好的人可能是陷阱,看似难处的人也可能是宝藏。判断第一,风控第二,风控属于事后补救。

这种思路和价投*略接近,和投机交易并不接近。

交易的世界里,风控第一,判断第二,判断大不了连错几次。

究其原因,现实世界比资本市场更高维,交易只是一个数据涨跌的游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灵魂,而交易的标的都是标准化资产。交易者千万不要丧失自己的灵性。“当局者迷”,适时跳出理性的交易世界,喜怒哀乐,难得糊涂,才能拥有充实的生活,真趣的心境。

你的交易水准、历史业绩,可被定义。但你这个人,永远无法被定义。盘里盘外,去寻找那个尚属疑问的伟大东西。

0 阅读:22
实战老陈嗄

实战老陈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