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要玩票大的:出卖全市的停车位。
将近2.4万个停车位,20年,打包一起卖,底价7.3个亿。
只能一家买,独家经营。
珠海为什么要卖车位呢?而且还是透支20年的车位收入。
古时候,没落的财主儿子,只能变卖家产过日子。所以一般来说,卖家产就意味着家里没钱了。
珠海总不会也这样吧,来看看他的财政状况。
2023年,财政收入482亿;
2024年,降到了475亿。
刚好少了7个亿,与停车位的拍卖价相同。
两者是不是巧合,不知道,但总觉得有点奇怪。
24年底,国家发改委发通知说,路侧停车服务等项目的经营权或收费权转让,不得采取特许经营模式。
但珠海方面说,我这不算特许。
一句话,就将国家发改委的通知晾在了一边。
公众最大的疑问是,珠海为什么突然要将20年的停车位一杆子给卖了?是真没钱了吗?
这个问题没人知道,恐怕也永远不知道。
但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可以作为参考。
2022年,广西南宁也做了一件与珠海相同的事,将全市所有车位打包,30年一共卖了25亿。
车位是卖出去了,但是怪事出现了:
出现了天价停车费,甚至连自行车和电动车都要收费。
在强烈的舆论压力下,最终南宁领导鞠躬道歉,收回卖出去的30年停车位。
其实不光南宁,大量地方都出现了将停车位打包拍卖的方式,包括贵云陕湘甘川冀等地。
除了出卖车位,还出现多地出卖低空经济,同样都是一卖几十年。
不管什么事,但凡一窝蜂出现,总有原因。
2021到2023年,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很多靠土地财政的地方,兜里明显瘪了,不够花了。
而正是这个时候,车位财政,低空财政开始在多地出现。
车位卖出去了,钱到手了,政府也有了收入。
但拿到车位经营权的人,他是要赚钱的,要有利润。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差价,最终是要转嫁到老百姓身上的。
但愿珠海不会成为第二个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