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冬,一名外国摄影师,正在河北采风。忽然,看到路边一个奇怪的小男孩,他的肩膀上斜挂着一个圆形的东西!那是什么? 1930年冬,那个时代的中国,虽然名义上已经统一,但地方的动荡依然不断。各地的军阀割据,政权更迭频繁,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在许多地方的控制力极为薄弱。 定县,这个河北的一个小县城,也未能逃脱这种局面,社会的动荡给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外国摄影师弗朗茨·米勒来到定县,他的目的很简单——记录下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 定县的农村生活、质朴的民风吸引了他,突然,一个特别的身影闯入米勒的视野。男孩大约七八岁,穿着一身简陋的棉衣,肩膀上斜挂着一个奇怪的圆形物体。 这与其他孩子的打扮不同,米勒好奇心十足地走近了男孩。只见男孩的脸蛋被寒风吹得通红,眼睛闪烁着纯真与好奇。那铁圈从远处看去,像是一个奇异的饰品,但又显得格外陌生。 男孩的身上背负着这个圆形物体,米勒被这个画面深深吸引。走近后,他惊讶地发现,那并非普通的饰品,而是一个断裂的铁环——传统的滚铁环! 原来,这个铁环最初是水桶上的箍,经过男孩巧妙的改造,成为了他最喜爱的玩具。尽管铁环已经断裂,男孩却依旧不舍得丢弃,甚至将它斜挂在肩膀上,作为自己的一部分。 摄影师从未见过如此独特的景象。小男孩的左手握着一根布条,另一端绑着一个木块,不时用力拉动布条,让木块在地上发出“嘎吱”的声音。 米勒通过一位路人的翻译,得知这个断裂的铁环对男孩来说,已经不单纯是一个玩具,而是他童年生活中重要的伙伴。 尽管它已经无法再如往常那样顺畅地滚动,男孩依旧赋予它新的意义。这种情感的依附,不禁让摄影师对这个孩子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米勒举起相机,捕捉下这个珍贵的瞬间时,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张普通的照片。它记录的不仅是一个男孩的游戏,更是那个时代中国农村孩子们坚韧与乐观的象征。 虽然他们的物质生活贫乏,但他们依然能从简单的事物中找到欢乐,而这种快乐是任何奢华物品无法取代的。 在那一刻,米勒与男孩之间虽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却有一种跨越语言的默契。时光悠悠流转,现代社会里,孩子们的游戏日益多样,高科技玩具层出不穷,取代了曾经那些质朴的手工艺品。田间小道上,再也难寻孩子们推着铁环奔跑的身影。 然而,那张记录着小男孩与铁环的照片,宛如一扇时光之窗,透过它,我们仍能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体会到普通人在艰难岁月里坚守的生活热忱与希望。 (信息来源:老照片里的那些事 2024年09月11日 《1930年冬,一名外国摄影师,正在河北采风。忽然,看到路边一个奇怪的小男孩,他的肩膀上斜挂着一个圆形的东西!》)
1930年冬,一名外国摄影师,正在河北采风。忽然,看到路边一个奇怪的小男孩,他的
小娅说知识
2025-02-14 16:57:17
1
阅读: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