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国展,投稿《韭花帖》书风作品极受欢迎,看看到底美在哪里

四海易文字 2024-04-23 03:06:13

外部空间明确地进入审美视野,是《韭花帖》带给人们的第一印象。章法疏阔如此,通篇气脉却浑然一体而不涣散。进一步分析,这种章法的形成跟结体取势不无关系。作品中“寝、正、甚、忽”等字,都有明显的空间块面,“花、羞”两字的长笔画在尽力外展,更多的单字则以较为隐晦的方式透出虚白来。

如此种种,作者的用意何在?帖中字结构的紧束特征,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从这里也可以证实杨凝式的书法渊源中欧法的影响。向内弯曲的竖线条使字形趋向峭拔紧束的同时,也易导致拥塞。作者通过前述做“活眼”的办法,巧妙化解了可能发生的拥挤,受挤压的字结构被导向通脱,与此同时,字形的稳定性并未因此受到破坏。经过造险、平险,求得优雅不失风度的平衡。虽然每个字所积蓄的内势仍然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但疏朗的字外空间为之准备了恰到好处的伸展余地,故整体上取得了离而能聚的效果。由此可见,作者的谋篇布局是有理可循的,在特定的时间流程中,字的结构形态与大章法是相形相生的关系。

从作者对大空间的留意,不禁使人要问:是否会因此导致点画质量的下降?事实上这样的疑虑对古代大家而言无异于杞人忧天。但大家也是凡人,想必一心二用对谁都是难事。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笔下功夫的娴熟、精深早在作者的能力储备之中,到写这封书信之时只需信手拈来而无不中意了。看起来轻松,作者此前下过多少功夫,谁人得知?所谓“形具而神生”,成就《韭花帖》的既在于她特有的艺术意蕴,更离不开具体的艺术语言。

作为书法技法的组成部分,点画形质的锤炼至关重要,她犹如人的体质。体质取决于先天禀赋和后天摄养;点画基于用笔而关乎气格。二者于生命力的体认是一致的。黄庭坚诗云:“俗书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地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大抵是推许杨凝式的用笔真正体现了晋人风骨,而并非仅有妍媚的一面。试看此帖点画的温婉、果敢、劲健都达到相当的程度。黄庭坚一贯主张强其笔力并终生追求不懈,他对杨凝式推许若此,诚非虚言。

中和之美在古人的审美观念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韭花帖》堪称中和美的典范之作。章法的疏而不散,结字奇而能安,点画刚柔互济,跟随着这些表象,思考被引向多个方向,而每个方向的引申都可能是无限的。行文至此,就引用潘良桢先生的一段话作为结语吧,因为我愈来愈确信这段话对于青年学书者的意义,“······绕过去,绕过的是一座蕴藏几乎无穷的宝山,不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只想自己踮起脚尖来,能看得更远吗?”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癸巳人、杨虚、希维居士、关西老农等。华州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唐末五代时期官员、书法家,唐末门下侍郎杨涉之子。

杨凝式为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进士,官秘书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多次因心疾而难以履职,授闲散官职。又因其性情狂傲纵诞,经常作出癫狂举动,故有“杨风子”之号。累官至太子少师、太子太保等职,世称“杨少师”。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杨凝式去世,终年八十二岁。获赠为太子太傅。

杨凝式富有文藻,善书法,尤工行草。其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自成风格。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前人说他用笔有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妙。北宋书家多受其影响。宋人将其与颜真卿并称为“颜杨”,清人李瑞清则视其为“由唐入宋一大枢纽”。今存世书迹有《韭花帖》《夏热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刻本有《步虚词》等。

0 阅读: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