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边防战士魏德友回到山东老家相亲,由于长得帅,来相亲的女孩排成了长队,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2-14 16:22:33

1964年,边防战士魏德友回到山东老家相亲,由于长得帅,来相亲的女孩排成了长队,魏德友不急不慌地说道:“愿意跟我结婚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没想到,他一说条件,吓跑了大半的女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4年魏德友休假回到家乡,这位英俊的边防军人,立刻成为了村里的焦点,他高大挺拔的身姿,刚毅坚定的目光,展现出军人独有的气质,乡亲们纷纷带着适龄女儿登门拜访,期望这位前途光明的军人能成为自己的女婿。   当魏德友说出自己驻守在新疆边境时,热闹的气氛瞬间凝固,对于生活在山东农村的姑娘们来说,新疆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那里不仅远在天边,还充满着未知与艰辛,一个接一个的姑娘黯然离去,她们无法想象自己要在那样的环境中度过余生。   就在魏德友以为自己注定孤独终老时,一个叫刘景好的姑娘闯入了他的生命,在其他人都被新疆的艰苦条件吓退时,她却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勇气,刘景好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用坚定的眼神传达着内心的决心,这份沉静的勇气,让魏德友看到了一个能与自己共同守护边疆的灵魂。   当她第一次踏上新疆的土地时,扑面而来的是刺骨的寒风和漫天的黄沙,放眼望去,除了荒凉的戈壁滩,再无其他,她的家,是一个简陋的地窝子,连最基本的生活设施都无比匮乏。   这里的生活节奏,完全由大自然主宰,夏日里,烈日炙烤着大地,温度常常超过四十度,冬天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即使裹着厚厚的棉衣也无法抵御,最初的日子里,刘景好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偷偷落泪,思念着远方温暖的家乡。   但刘景好并非柔弱之人,在经历了最初的不适应后,她开始学着接纳这片土地,她和魏德友一起种菜,一起养羊,将简陋的地窝子一点点改造成温暖的家,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了奋斗的希望。   魏德友每天都要在边境线上巡逻,足迹遍布帕米尔高原的每个角落,这条看似孤独的巡逻路上,总能看到刘景好忙碌的身影,她不仅要承担起家务的重担,还要随时准备着为巡逻归来的丈夫送去热水和干粮。   当年青春靓丽的刘景好,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魏德友那挺拔的军姿,也在漫长的边境巡逻中渐渐佝偻,但在173号界碑旁,依然能看到这对老人坚定的身影。   最初许下的“三四年”诺言,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生的坚守,随着时光推移,刘景好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陪伴,她亲眼见证了丈夫如何用脚步丈量边境线的每一寸土地,如何在暴风雪中坚持巡逻,又是如何在酷暑严寒中守护着这片疆土。   魏德友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帕米尔高原的每个角落,这些年来,他穿坏了数不清的军靴,磨破了多少双鞋子,却从未放弃过每天的巡逻,一个望远镜,一把破旧的椅子,成了他工作的标配,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也始终保持着军人的警惕和责任感。   戈壁滩的风霜,将这对夫妻的皮肤侵蚀得比同龄人更显沧桑,然而,他们的眼神依然炯炯有神,仿佛仍能看到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军人,和那个勇敢追随的姑娘,在这片曾经荒无人烟的土地上,他们亲手种下的树木已经长大,曾经的地窝子也变成了温暖的家。   随着国家的发展,边境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政府为这对坚守边疆的老人送来了收音机等慰问品,但魏德友总是婉言谢绝大部分馈赠,在他看来,守护边疆是职责所在,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回报。   每个周一的清晨,当《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在萨尔布拉克草原上响起时,两位老人都会面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庄严地举起右手敬礼,这个看似简单的仪式,承载着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如今,他们的孩子早已长大成人,回到了山东老家生活,但这对倔强的老人,却选择继续守护着这片他们付出一生的土地,在当地人眼中,魏德友就像一座“活界碑”,默默矗立在祖国的边疆,而刘景好,则是这座“活界碑”永恒的守护者。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魏德友说

0 阅读:1009

评论列表

海阔凭鱼跃,欢欢魚海潮

海阔凭鱼跃,欢欢魚海潮

4
2025-02-15 11:53

国家的守卫者!向英雄致敬!

用户89xxx06

用户89xxx06

3
2025-02-15 08:23

向老英雄致敬

怀川老客

怀川老客

3
2025-02-14 17:40

致敬!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