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喝多了,看府上丫鬟李氏身材婀娜,一时兴起抱回房,事后竟

一桐评这个去 2024-10-07 15:34:00

1879年,浙江巡抚谭钟麟喝多了,看府上丫鬟李氏身材婀娜,一时兴起抱回房,事后竟当没事人一样,将李氏置于一边,谁料,24年后,谭府上下没人敢看轻李氏。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她叫李氏,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命运的齿轮早早地咬住了她的生活,十几岁的时候,她被卖到了谭府当丫鬟,谭府是当地的大户人家,主人谭钟麟是朝廷命官,在这个陌生的大家庭里,李氏刻苦勤恳,很快就赢得了谭老太太的喜爱。   一次偶然的机会,谭钟麟注意到了这个清秀的小丫鬟,酒醉之后,他把李氏召进了房间,从此,李氏的人生轨迹被生生扭转,她摇身一变,成为了谭钟麟的通房。   对李氏来说,这是一个梦魇的开始,虽然有了“通房”的名分,但她的地位仍然很低,每天,她不仅要伺候谭钟麟,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活,更让她感到屈辱的是,在谭府,下人是没有资格和主人同桌吃饭的,每到用餐时间,她只能站在一旁服侍,等主人吃完了,才能蹲在角落里吃剩饭剩菜。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氏生下了谭钟麟的儿子谭延闿,本以为有了孩子,地位可以提高一些,但现实却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她的希望,即便是在儿子满月的时候,她也只能站在桌旁当服务员,不能和宾客同席。   岁月如梭,转眼间谭延闿长大了,他聪明好学,尤其擅长写文章,可即便如此,在谭府,他也常常被其他孩子欺负,戏称为“小老三”,李氏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知道,要想摆脱这样的处境,只有读书一途,于是,她变卖嫁妆,省吃俭用,只为供儿子读书。   在母亲的鼓励下,谭延闿更加刻苦用功,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三岁那年,他考中了秀才,谭钟麟惊讶之余,也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他开始重视谭延闿的教育,请来名师授课,谭延闿也不负众望,学业一日千里。   然而,李氏的处境却没有丝毫改善,二十四年来,她始终没能在谭府的餐桌上坐下来,无数次,谭延闿恳求父亲,希望母亲能和大家一起吃饭,但每次,谭钟麟都以“没有先例”为由,拒绝了儿子的请求。   李氏依然在煎熬中度日,但她始终相信,只要儿子出人头地,总有一天能改变这一切,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谭延闿身上。   转折终于在谭延闿二十四岁那年到来,这一年,他参加了殿试,考中了进士,在湖南名列前茅,消息传回谭府,全家欢腾,而这一次,连谭钟麟也改变了主意,他破天荒地允许李氏上桌吃饭,结束了她二十四年的屈辱。   从那天起,李氏终于能和所有人一起坐在餐桌旁,享受儿子的孝顺,她心中的创伤,慢慢地愈合了。   谭延闿的仕途如日中天,先后担任湖南提督、两江总督等要职,然而,对他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尽孝道,无论身在何处,他都惦记着母亲,每逢佳节,他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陪伴母亲身边,即便公务繁忙,他也会抽出时间,给母亲写信,问候她的起居。   谭延闿还常常叮嘱妻子,一定要好好侍奉婆婆,他的弟弟们也受到了感化,开始主动关心母亲的生活,李氏的晚年,可以说是幸福安康的,她虽然没有正室的名分,但儿孙满堂,备受尊崇。   然而,天妒英才,李氏的健康每况愈下,1916年,她在上海的寓所中撒手人寰,享年六十岁,谭延闿闻讯赶来,悲痛欲绝,他决定给母亲一个隆重的葬礼,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是他最敬爱的母亲。   葬礼筹备的过程中,谭延闿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按照谭家的规矩,妾室去世,灵柩是不能从正门出的,这让谭延闿大为光火,在他看来,母亲虽然名分不高,但她对这个家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理应得到尊重。   族中长老百般阻挠,谭延闿誓不罢休,他扑在母亲的灵柩上,嚎啕大哭,他声泪俱下,语震全场。   面对谭延闿的悲愤,族人们终于让步了,在一片哀乐声中,李氏的灵柩缓缓从谭府大门驶出,那一刻,谭延闿泪流满面,他知道,母亲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严。   她的遭遇,折射出旧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像李氏这样的妾室,地位低下,备受欺凌,简直就是司空见惯,即便儿子成了大官,她们的处境也未必能改变多少。   但李氏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二十四年来,她忍辱负重,不离不弃,只为了儿子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她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谭延闿的成就,也是李氏的成就。   更重要的是,李氏和谭延闿的故事,给了我们宝贵的启示,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抗争着不公平的命运,谭延闿对母亲的尊重和孝顺,也让世人看到,人性中的光辉,是任何偏见都无法掩盖的。   但歧视和不平等,并没有完全消失,我们应该从李氏和谭延闿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只有每个人都学会尊重他人,社会才能真正进步。   信息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谭延闿 三次督湘 始于辛亥

0 阅读:123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