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批评国宴:“大讲排场,太浪费钱,招待外国人四菜一汤就可以了。” 毛主席素

洋洋爱说史 2025-02-14 10:06:50

毛主席批评国宴:“大讲排场,太浪费钱,招待外国人四菜一汤就可以了。” 毛主席素来讲究节俭和朴素,新中国成立后,身为国家主席的他,却仍旧穿着打有补丁的衣服,毛巾更是用得破了好几个洞也舍不得扔。 在毛主席看来,国家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百姓生活还很艰难,能节约就要节约,就算是国家干部也一样。 1965年的时候,因为国宴浪费的问题,毛主席就生气了,不仅严厉批评了铺张浪费这一行为,还做出指示,以后国宴只能上四菜一汤,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所说的国宴,就是国家用来招待外国宾客的宴会,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国宴应该是国家对外形象的一个展现,所以要把我们最好的菜拿出来好好款待外国人。 正是这样的想法,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段时间里,国宴的菜品都是按照最高规格来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名贵佳肴,甚至连千里之外的名厨也赶来为国宴掌勺。 然而,因为菜品太过于丰富,且外国人不习惯吃中国菜,所以很多菜品被白白浪费了。 要知道,在当时我国有不少百姓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更别说这些山珍海味了,于是,毛主席得知情况后就批示要做出整改,不能再这样浪费了。 也就是从1965年后,我国的国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之前的琳琅满目到后来的四菜一汤,在菜品的选择上,也更偏向于家常菜。 就拿1965年阿尔巴尼亚会议副主席参观山西大寨来说,当时我们给这位外宾在国宴准备的食物只有四菜一汤,菜是当地寻常百姓都吃得起的大寨饭。 虽然不是什么高端菜品,但却是非常美味的食物,深得这位外宾的喜爱。 毛主席的这一决定也在后来得到了延续,我国的国宴变得更加的务实、节约,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大上,这也给我国省下了不少财政经费,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行为。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国的国宴依旧秉持着毛主席当初确立的理念,菜只选择了三道,分别是外宾们比较喜欢的牛排和鲟鱼,还有就是用于荤素搭配的蔬菜,汤是松茸汤。 毛主席虽然是国家主席,但他一向主张勤俭节约,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连一口自己最喜欢的红烧肉也不愿意吃,他要以身作则,和百姓们同甘共苦。 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毛主席前往南泥湾考察,当地的干部王震热情迎接毛主席的到来,还特意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做了两只烧鸡。 但一路风尘仆仆的毛主席,看到美味烧鸡的时候,第一时间并不是动筷子,而是问王震:“战士们吃的怎么样?” 南泥湾在当时经过了大生产运动,所以物资充足,战士们自然是能吃饱饭的,而且还能有肉吃,在得到王震的汇报后,毛主席这才安心地吃起了烧鸡。 就在大家都吃饱后,毛主席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直接将吃剩的烧鸡骨头给揣进了兜里,众人很是不解,问毛主席为何这么做。 谁知毛主席却解释称自己是要把烧鸡的骨头带回到延安,虽然上面已经没有肉了,但可以用来熬汤喝,这可不能浪费了。 不仅仅是毛主席讲究勤俭节约,在我党的众多国家干部里,过着艰苦朴素的不在少数。 就比如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的住所只是一间脱了油漆的老式平房,身为元帅却每天吃粗粮、啃窝窝头的徐向前等等。 看了这些领导人以身作则的故事,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163
洋洋爱说史

洋洋爱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