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上甘岭阵地上,16岁战士唐章洪突然尿急,他索性对着迫击炮尿了起来,没想到,这泡尿直接送几百个敌人上了西天。 1951年的那个冬天,四川省中江县一名16岁的少年踏上了开往朝鲜战场的火车。这个少年就是后来威震上甘岭的神炮手唐章洪。 在唐家,教育一直是重中之重。唐章洪的祖父认为,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因此不惜倾家荡产也要让家里六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唐章洪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到了初中,他更是成为了学生会主席,负责传达和宣传进步思想。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唐章洪积极投身到宣传队伍中。他常常在学校里帮忙宣传清剿土匪,反对恶霸的政策。 当朝鲜战争爆发后,解放军来到中江县征兵。一位解放军老兵看中了唐章洪的文化水平和觉悟,专门找到他动员参军。 对于参军这件事,唐章洪最担心的就是祖父的反应。因为在六个兄弟姐妹中,他是最让祖父寄予厚望的一个。 最终,全家人决定瞒着祖父,悄悄让唐章洪参了军。 刚到部队时,因为个子太小,连最小号的军装都显得特别宽大。就连分发的莫辛-纳甘步枪走路时都会碰到腿。 经过在河北的新兵训练后,组织本想把他分配到后勤和卫生单位。但唐章洪主动请缨要求上前线。 最终,因为他的文化程度较高,被分配到了第135团82迫击炮连一班。 在迫击炮连,唐章洪展现出了超强的学习能力。弹道、密位等专业知识,他很快就掌握了要领。 半年的时间里,唐章洪就成长为一名特等全能射手。 在第一次执行任务时,他们的炮位选择出现失误,导致暴露了位置。更痛心的是,战友贾志培在这次战斗中牺牲。 贾志培临终前的一句话:"唐章洪,你技术好,要多帮我杀几个敌人",成为了激励他不断进步的动力。 从首战失利的教训中,唐章洪和战友们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发现,将炮位设在明显标志物附近是非常危险的。 为了提高作战效率,他们还把战斗小组从4人缩减到3人。一人负责计算诸元,一人观察敌情,一人装填炮弹。 更为关键的是,唐章洪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战术。他们会特意设置假炮位,在假炮位处挖出新鲜的土,再放置一枚手榴弹。 当真实炮位开火时,假炮位的手榴弹也会被拉响。敌人就会被假炮位吸引,而真正的炮击位置却安然无恙。 这种战术在阳地村的战斗中得到了完美的验证。唐章洪的炮弹精准命中目标,一次就消灭了两名敌军。 为了提高炮击的准确性,唐章洪还创造性地使用木牌记录方位。他把每个阵地位置的具体诸元都写在木牌上,插在迫击炮前的土里。 这样做不仅方便了自己,也帮助其他炮手快速掌握射击要领。 当时志愿军总部对炮手有着严格的要求。他们提出了"双百方针",要求一百发炮弹必须消灭一百个敌人。 在1952年7月1日,唐章洪迎来了自己最辉煌的战斗之一。连日阴雨后的晴天,敌军搭起帐篷晾晒物资。 这个大帐篷成了极好的目标。唐章洪仅用两发炮弹,就消灭了十名敌军。 指导员高晋文对唐章洪的表现赞不绝口。 唐章洪很快成为了整个志愿军中,第一个用八二迫击炮完成歼敌一百的战士。 为了保护这位优秀的炮手,高晋文甚至下令不让唐章洪去前线作战。他希望唐章洪能在后方培训更多的神炮手。 但战争的形势瞬息万变,随着上甘岭战役的打响,拥有超强战斗力的唐章洪再次被调往前线。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进入最激烈的阶段。战场上硝烟弥漫,敌军的炮火几乎覆盖了整个阵地。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唐章洪依然坚守在自己的炮位上。即使电话线被打断,观察哨也看不清敌人,他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继续作战。 短短两个小时内,唐章洪就打出了两百多发炮弹。连续高强度的射击让迫击炮的炮筒变得滚烫。 这种高温会导致炮弹在筒口提前引燃,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唐章洪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解开裤子,用自己的尿液给炮筒降温。 等炮筒温度降下来后,唐章洪立即继续投入战斗。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唐章洪在同一个阵地坚守了整整8个小时。 一枚敌军炮弹在距离他三米的地方爆炸,把他震晕过去。 当唐章洪清醒后,发现迫击炮的炮架已经被炸坏。但这并没有阻止他继续战斗的决心。 他改用双手抱住炮筒,以自己的身体为支撑点,继续进行射击。就这样,他又打出了二十多发炮弹。 这一天,唐章洪总共发射了400多发炮弹,消灭敌军420余人。军政委谷景生称赞他的八二迫击炮是一门"神炮"。 战争结束后,唐章洪获得了特等功臣的称号。他先后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两次。 1954年春节,当县长带着"特等功臣"的牌匾来到唐家时,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多年以后,唐章洪将自己所有的勋章都捐给了军事博物馆。但他一直惦记着一个人,那就是自己的引路人,指导员高晋文。 2017年,通过《等着我》节目,年过八旬的唐章洪终于找到了失散60多年的高晋文。当两位老人相拥而泣时,高晋文依然亲切地称他为"宝贝疙瘩"。
1952年,上甘岭阵地上,16岁战士唐章洪突然尿急,他索性对着迫击炮尿了起来,没
文山聊武器
2025-02-13 18:52:23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