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豫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以下是其发展历程:
明代始建
• 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为了让父亲安享晚年,从明嘉靖己未年(1559年)开始,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菜田上建造园林。
• 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豫园,占地七十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参与施工。
• 建成后的豫园被誉为“奇秀甲于江南”,在明代中后期被公认为“东南名园冠”。
明清易主与重建
• 明朝末年,豫园为张肇林所得。
• 潘氏家道中落,无力维护园林,至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当地富商士绅聚款购下豫园并重建,因与东面的灵苑相呼应,故名为“西园”。
近代破坏与修复
• 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强占豫园,大肆破坏。
• 1860年,英法军队再次入侵,豫园遭到更大破坏。
• 1875年,整个园林被上海二十余个工商行业所划分,建为公所。
• 1937年,“八一三”抗战中,香雪堂被日军焚毁。
新中国成立后的保护与发展
• 1956年,上海政府拨款启动豫园修复工程,1961年正式开园。
• 1966-1968年,由于文革“破四旧”,豫园再遭破坏,部分砖刻头像、花饰等被砸毁,园名被更换为“红园”。
• 1986年,原南市人民政府出资600万整修豫园,1988年8月竣工。
• 1982年,豫园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03年,完成了涵碧楼、听涛阁、积玉水廊的建造。
• 2021年,豫园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