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惊天骗局:达芬奇其实是个抄书匠
长久以来,列奥纳多·达·芬奇被西方奉为“文艺复兴全才”,其机械设计、科学构想乃至艺术成就均被视为天才独创。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达芬奇的众多“发明”与中国古代科技存在惊人相似性,甚至有学者提出——达芬奇不过是一个精于“抄袭”的“三道贩子”。
我从小学画,对达芬奇的认识认为他是最接近神的的全能天才。我一度以中国没有这种全能天才而惋惜。我从不怀疑其艺术才能,将解剖、透视、明暗、数学融入绘画科学改造能力。直到达芬奇手稿大量问世,以及一些手稿内容跟中国古代科技相似度,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位最接近神的天才应该翻阅大量中国古代科技书籍。
达芬奇手稿现存发现约6000多页,但原始可能13000多页。其中6000多页是发明手稿,涉及20多个领域。
创作活跃期约为1487年(26岁)年至1519年(67岁去世)共32年。若完成其全部工作计划(包括艺术与科学),需至少74年,而他仅活了67年。而手稿主要集中在他后30年。如果不算发明思考的时间,只是临摹再创作这并不是什么艰难的工程。他还需要画画,那时候油画非常耗时,而且壁画也是一项巨大工程,他如何在这么短时间发明创造这么多东西?
若以6,000页发明手稿为基准,按年均约188页(6,000页÷32年)计算,每项发明主要3-5页,一年下来几十个个发明?而且每项发明难道不需要学习研究思考吗?机械,火炮可以凭空想象吗?作为一个没有经过专业教育天才如何创造这么多发明。
小齿轮为圆柱或圆锥形,这里的装置显示出了齿轮如何绕轴心转动
达芬奇手稿中记载的机械装置,如齿轮传动、水车、滑轮、降落伞、热气球、多管机枪等,早在数百年前的中国典籍中已有详细记载。例如:
《农书》 (1313年成书)中描绘的农业机械设计图,与达芬奇的手稿几乎“如出一辙”。英国历史学家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通过对比发现,达芬奇的草图“只是将中国平面设计图转化为三维立体图,并稍作改进”。
中国元代的桨轮船、明代的火铳与火炮,在达芬奇的军事工程图中也能找到对应设计,且结构原理高度一致。
甚至达芬奇标志性的直升机螺旋翼构想,也被认为与中国古代“竹蜻蜓”玩具的飞行原理密切相关。
若仅有一两项相似尚可归为巧合,但涵盖机械、军事、航空等数十个领域的雷同性,已远超“偶然”范畴。
达芬奇如何接触到中国技术?关键线索指向15世纪中国与欧洲的交流:
据孟席斯考证,1434年,郑和舰队的一支分遣队曾抵达意大利,并向教皇赠送了一批科技典籍,包括《农书》等。这些文献后被意大利工程师塔科拉(Taccola)和弗朗西斯科·迪·乔治(Francesco di Giorgio)抄袭并修改,最终流入达芬奇之手。换言之,达芬奇的设计实为“剽窃链条”的终端——他并非直接抄录中国原著,而是从前辈的“二手资料”中获取灵感。
对“抄袭说”的质疑主要集中于两点:有学者认为,人类智慧具有共通性,相似发明可能独立产生。另一点目前尚无确凿文献证明达芬奇直接接触过中国典籍。我觉得这不是反驳证据,毕竟他身边没有史学家跟着他记录他的一举一动,达芬奇从未受过正规教育,他的学习很可能来自佛罗伦斯梵蒂冈图书馆的中国古籍。
达芬奇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技术西传的高峰期。郑和舰队的远航(1405-1433年)早于达芬奇出生(1452年),而《农书》等典籍通过商路与教会网络流入欧洲,完全可能成为意大利工程师群体的参考素材。牛津大学艺术史教授马丁·坎普(Martin Kemp)亦承认:“达芬奇手稿中若找到中国影响的痕迹,将彻底改写文艺复兴史。”
达芬奇的“神话”背后,实则是中国古代科技辉煌成就的长期被忽视。中国早在宋元时期已掌握金属冶炼、水利工程、火药武器等尖端技术,而达芬奇的“创新”不过是对这些成果的局部改良。更为讽刺的是,清朝的衰落导致中国技术断代,而西方通过“借鉴”完成了工业革命的原始积累。
达芬奇是否“抄袭”或许仍有争议,但无可否认的是: 文艺复兴的“天才之火”,很大程度上借用了中国科技的“他山之石” 。重审这段历史,并非否定达芬奇的个人才华,而是还原文明交流的真实图景——唯有承认这一点,才能让被遮蔽的东方智慧重见天日。
化凡
西方伪史!东方才是文明传播中心地
用户10xxx00
达芬奇抄袭《农书》!
用户19xxx22 回复 02-15 12:26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你丫赢了
用户10xxx00 回复 用户19xxx22 02-15 13:25
牛顿抄袭《数理格致》!
快乐每一天
主要是清朝闭关锁国
用户10xxx00 回复 02-14 16:33
满清对华夏文明的摧残只是闭关锁国这么简单吗?
用户18xxx73
越了解历史越发现中国古代失传的技术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明朝前期各种火器武器就多达百多种。明中期的水战,就有那种藏在水里,船一碰到就会爆炸的水雷。
用户10xxx74
[裂开]小编说什么你们就信什么啊,不用脑子吗,就说郑和船队的分队到意大利他们怎么过去的?当时可没有运河要想过去要么陆路要么从非洲绕一圈过,陆上是阿拉伯人的地盘他们可是和欧洲人不对付能让你过?走非洲好望角可不是风平浪静的地方,欧洲为什么环球航行还不是因为那地方不好走吗,再说走非洲到欧洲最先接触的应该是西班牙啊,怎么能是意大利?
原罪 回复 02-15 12:59
所以,你这些又是信的哪个小编说的呢?
用户10xxx74 回复 原罪 02-15 14:22
[得瑟]起码看看地图了解一下阿拉伯人和欧洲人的“相爱相杀”就知道所谓分舰队去意大利是胡说八道了
以逝的旧情
画鸡蛋都画了那么久的严谨艺术家,画发明手稿要多久可想而知
郝孟一
风水可以轮流转。但是人类知识体系应该是一脉相承,螺旋上升的。我国改革开放,国家科技力量进步神速,毫无疑问是打开国门,快速消化吸收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得结果!这体现了知识的传承性。 反观西方工业革命的历史,认真思索,实在诡异无比!突然从宗教黑暗中诞生出近代科技……莫名其妙。
劈山
我感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肯定借鉴了其它文明的知识,但也是继承发展了的对于当时的欧洲文化环境的改变可以称为巨人的
奥古
达芬奇从来没说过是自己发明的!都是后来西方吹出来的
劈山
我感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肯定借鉴了其它文明的知识,但也是
用户15xxx65
抄不抄不管,但达芬奇所谓的发明,肯定是欧洲人为了强行都划他身上的!
闲事不管
哈哈哈,西方就是个强盗,啥都是这样的
用户43xxx99
以伪证“伪”?
用户19xxx22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你丫赢了
Jill and Jack
郑和船队去过意大利?你怎么不说去过月球?美国能登月是抄袭了郑和的手稿才发明出登月飞船的,肯定是这样。
无风三尺浪
我们看到的历史,是别人想要我们看到的历史,天知道真实性有多少?西方二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在阿拉伯世界可是抢了很多好东西,不然不会十字军东征后几十年就突然出现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就是给阿拉伯文明换了个包装然后进行重新设计和演绎。亚里斯多德,前面两个字可读成阿里,而阿里是阿拉伯人常用的名字,斯多德可能也是阿拉伯名字,但也可能意思是阿里的知识(学问)或阿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