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到远东,中俄打造“东方多边形铁路网”,为应对美方做准备。 总的来说,中俄将原本连接远东和东北的仅有两条铁路线,拓展为多条铁路线构成的“东方多边形铁路网”。
这一重大项目被俄方称为,将从根本上改变远东地区,到东北的陆路交通运输规模,更为关键的是极大地提高了“战时两国交通的安全性”,确保双方的共同大后方,不会被“敌对方”切断生命线。
俄卫星社报道,目前远东到东北的铁路货运量,已超1.7亿吨,预计今年年底,东方多边形铁路网的运力,将进一步提升至1.9亿吨,而这只是铁路网启动初期的数据。
俄媒认为,中俄两军完全有能力守护,全程在两国境内的这条陆路“大动脉网络”,使远东和东北分别成为,两国各战略方向上的安全大后方。
中方提出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五大安全”战略要地,被俄媒视为与俄方远东大战略相衔接。俄方为此将投入超过10万亿卢布的资金。
在俄罗斯于欧洲方向承受前所未有的军事压力,中方的东南方向也面临统一重任的形势下,俄媒称双方都将目光聚焦于东北和远东,为应对美国下一步遏制中俄的战略做了“最坏打算”。
比如在军事方面,中俄两军已实现相互使用对方境内的军用机场和军港。远东地区多次向轰-6K轰炸机、空警-500预警机、运-20运输机、无侦-7长航时无人侦察机、歼-16战机等开放领空,形成了完整的跨境行动保障流程和经验。
同时,95轰炸机、苏-35/30战机也多次在中方境内机场实现降落和保障。此外,俄军太平洋舰队军舰和中方军舰,在常态化巡航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北太平洋乃至白令海峡之外,也实现了在各自境内军港接受保障补给。两国海警还完成了联合巡航。
俄媒坚信,在中俄两国、两军的联手之下,无人能够威胁从远东到东北的共同大后方,这将是在“最坏情况”下,两国保卫自身安全和发展的“最后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