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想纳小妾,马步芳得知后,并不反对,因为小妾的背景很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2-12 21:16:08

1944年,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想纳小妾,马步芳得知后,并不反对,因为小妾的背景很强大,但他也提出了2个要求,只有小妾同意了,她才可以嫁给马继援。   (信息来源:2023-02-07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马继援)   马步芳,人称“西北王”,坐拥青海,手握重兵,过着“土皇帝”般的生活。   他虽然娶了多个妻子,但只有正室夫人海里买为他生了个儿子,那就是马继援。   这个“独苗”自然成了马步芳的掌上明珠,寄托着他所有的希望和野心。   “继援”二字,也预示着他要继承父辈基业,成为马家新的顶梁梁柱。   马家在青海的权势滔天,马继援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专门为他设立的私塾,聘请的名师,以及家族子弟的伴读,都彰显着他的特殊地位。   为了培养他的军事才能,马步芳甚至从军队中挑选武术高手,专门教他拳法和刀术。   然而,养尊处优的环境,并没有磨砺出马继援的意志。   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养鸽子。   上百只珍贵的鸽子,享受着比许多百姓更好的待遇,住在精心打造的鸽舍里。   或许,在马继援心中,这些象征着自由的飞鸟,是他内心深处某种渴望的投射。   12岁时,马继援就被国民政府委以重任,成了青海省南北边区警备司令部的上校参谋长。   这个头衔,与其说是肯定他的能力,不如说是国民党拉拢马步芳的手段。   那时候的马继援还在上学,对军事知识一无所知。   后来,马步芳为了给儿子镀金,送他去军校学习。   然而,从小娇生惯养的马继援,在军校也依旧不改贪玩的本性,甚至没能顺利毕业。   最终,还是马步芳动用关系,才让他勉强拿到了毕业证。   马继援17岁了,也该考虑成家立业的事了。   马步芳给选了个门当户对的马庆女儿做媳妇。   婚礼在西宁白玉巷的马家府邸举行,奢华程度令人咋舌。   来自西北各地的达官显贵,以及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都纷纷前来祝贺,送上厚礼。   这场婚礼啊,其实更像是两家人的政治联盟,不是两个年轻人的简单结合。   婚后的马继援,并没有收敛玩心。   1944年,在重庆的军官培训课程中,他遇到了宋美龄的侄女张训芳。   张训芳长相甜美,很快吸引了马继援的注意。   他动了纳妾的念头,并得到了宋美龄的默许。   不过,这事儿让妈妈海里买很不乐意。   回族和汉族通婚,违背了族规。   马步芳虽然也顾虑族规,但最终还是拗不过儿子的苦苦哀求,以及宋美龄的政治影响力。   他答应了这门亲事,但有两个要求:张训芳得转信伊斯兰教,还得把名字改成张顺芬。   这两个看似简单的条件,却引发了张家的不满。   张母认为女儿不必委身做妾,更何况还要改名换姓。   马继援为了抱得美人归,竟然在张母面前长跪十个小时,最终才获得了张家的同意。   这场充满戏剧性的求婚,也预示着这段婚姻未来的坎坷。   1949年,兰州战役打响。   马继援带领的马家军主力,与解放军发生了激烈的对抗。   然而,这场战斗,注定是一场败局。   面对强大的解放军,马家军节节败退,最终溃不成军。   战败前,马继援独自一人绕着自家府邸走了三圈,失声痛哭。   他知道,属于马家的时代,结束了。   随着马家军的溃败,马步芳带着家眷逃往沙特阿拉伯。   马继援则带着妻妾,辗转来到埃及与父亲会合。 父子二人,从西北的“土皇帝”,变成了异国他乡的流亡者。   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开始涉足房地产行业,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到沙特定居。   在沙特,马继援度过了大半生的流亡岁月。   他人在他乡,但心里总是牵挂着国内的事情。   他与中国驻沙特大使馆保持着联系,内心深处,也始终有着“落叶归根”的渴望。   然而,他深知自己和父亲在西北犯下的罪行,让他无法坦然面对家乡父老。   2008年汶川地震,马继援捐出了5000美元。   这笔捐款,与其说是善举,不如说是他试图为自己和家族赎罪的一种方式。   然而,相比于马家搜刮的民脂民膏,这5000美元显得微不足道。   2012年,马继援在沙特病逝,终年91岁。   他的一生,历经权力斗争、背叛和颠沛流离。   他继承了父亲的权力,却没能守住马家的基业。   他追求爱情,却以伤害他人为代价。   他渴望回归故土,却最终客死异乡。

0 阅读:113

猜你喜欢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