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青楼,人们自然会想到老鸨。老鸨之名,无人不知,但“鸨”究竟是何方神圣?却少有人知晓。原来,“鸨”乃一种鸟类,又名大鸨。而老鸨,在古代则是青楼老板娘的别称,近代则泛指管理妓女之人。那么,中国的妓女文化源于何时?青楼又是如何诞生的?老鸨这一角色又是如何形成的?大鸨与老鸨,究竟有何瓜葛?
翻阅古籍,关于妓女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西汉初年的《战国策》。书中提及,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其国相管仲竟在宫中设立了“女闾七百”。这里的“闾”,既指妓女居住的房屋,也是房屋的计量单位,一间可住25人。如此算来,管仲竟将17500名妓女安置在齐国宫殿,且为国家所设。换言之,战国时的齐国,妓院竟是“国营”的。一代贤相管仲,为何会做出此举?明末清初的文学家褚人获在《坚瓠集》中给出了解答:管仲开设女闾,实为充盈国库。而那时的妓女,多来自女性奴隶,官妓制度由此拉开序幕,并延续了许久。
东汉的《吴越春秋》、隋唐的《南史》等古籍中,都有关于官妓的记载。至唐朝中期,社会经济繁荣,妓业也随之兴盛。唐代的《北里志》和《云溪访议》提及,唐朝的妓院由太常寺、教坊、乐营等机构管辖。其中,乐营便是专业的官方妓院。唐宋之间,奴隶制逐渐废除,妓女来源转为生活所迫的女子、罪犯家属和战俘。于是,民间私营妓院——青楼应运而生。
青楼一词,最早见于三国曹植的《美女篇》,意指豪华居所。然而,元代以后的文献中,青楼逐渐与民间妓院划上了等号。有了青楼,便有了老鸨。老鸨,既是青楼的老板娘,也是妓女的管理者。那么,老鸨之称何时起源?又与鸨有何联系?
农史专家游修龄在《为鸨鸟申冤》中指出,老鸨之称始于宋朝,盛于明清。青楼中的老鸨,虽职业不光彩,却极具专业性。她们需善营销、懂管理、擅交际,以维持青楼的长盛不衰。因此,老鸨多出身妓女,“老”字指的是做妓女的时间长,“鸨”字则代指妓女。
鸨,这种古代常见而现代罕见的鸟类,为何会与妓女扯上关系?最早将两者联系的记载见于明代的《元曲选》。文中称鸨为“淫鸟”,实则是对鸨的误解。鸨与鹤、雁一样,都是季节性候鸟,分布在欧亚大陆北方。鸨体重大,飞行能力弱,因此易被人捕杀。鸨的羽毛呈现出保护色,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实际上,鸨并非“淫鸟”,其交配频率与其他鸟类无异。只是因鸨不善飞翔,交配多在地面进行,易被人观察,从而留下了喜欢交配的印象。鸨也有雌雄之分,雄鸨交配后会离开雌鸨,给人以鸨无雄鸟的错觉。每年春末夏初,是鸨的繁殖期。雄鸨会聚集求偶,雌鸨也会作出回应。它们的求偶状态较为张扬,难免让人产生联想。
参考资料: 1.国风·唐风·鸨羽. 建湖文史网 2.『鸨说文解字』清代陈昌治刻本. 词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