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8月,柯麟遇到了一位来求诊的患者,这位患者正是叛徒白鑫。尽管柯麟立刻认出了他,但他并未表现出任何惊讶或不安,而是冷静地完成了为叛徒看病的任务,并以取药为由,暗中派人通知中央特科,准备采取行动。
白鑫与柯麟的缘分始于黄埔军校。两人在校期间,常常就国家大事进行讨论,渐渐地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朋友。一次,柯麟问白鑫:“毕业后你打算做什么?”白鑫看着远处的青山,坚定地回答:“加入中国共产党,帮助贫困百姓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柯麟默默地佩服白鑫的理想,认为他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当柯麟被问及自己的理想时,他简短地回答:“救死扶伤。”两人相视一笑,虽有不同的理想,但都怀抱着各自的信念。临别时,柯麟送给白鑫一本《共产党宣言》,并祝他早日实现理想,加入共产党。
五年后,柯麟成为一名医生,并成功潜伏在上海,成为一名地下党员。而白鑫则凭借自己的努力,毕业第二年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鑫被党组织调往上海工作。然而,初到上海的他因水土不服,遭遇了严重的腹泻。抱怨着肚子疼痛的白鑫在街头遇见了国民党拿着图像到处抓捕人的情形,这让他不禁产生了极大的恐惧。他担心自己也会被抓捕,忍受酷刑,内心的坚定信念开始动摇。
在前往医院的路上,白鑫意外碰到柯麟。两人见面时都感到惊讶,但在交谈中,柯麟得知白鑫已经是共产党员。然而,白鑫的一句话令柯麟愤怒至极:“柯麟,我有点不想干革命了。”
柯麟站起身,激动地问:“为什么?当初加入共产党是为了给人民带来福祉,不是吗?”白鑫低下头,沮丧地说:“国民党到处抓人,抓进去的人都再也没有出来,我像个老鼠一样东躲西藏,实在是受够了,不想继续革命了。”
柯麟听到这里,心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但他深知老朋友的痛苦,并努力忍住自己的情绪,耐心地劝解:“你看,你这么多年干革命,依然没被抓,为什么现在要怕?坚持下去,革命的信念不能动摇。”
经过柯麟的劝说,白鑫终于逐渐恢复了信心,决心继续走上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