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随着机构资金抛压的大幅减少,指数出现了小幅的探底回升再震荡的走势,只不过热点并没有明显偏向题材,权重与题材齐涨齐跌的走势, 而早盘量能又出现明显的萎缩,资金雨露均沾,结果只能是谁也涨不高,热点并不具备很强的赚钱效应。许多热点短线冲高后容易遭遇抛压,无法吸引资金不断的接力。
我们一直强调量能重要性,虽说短期内量能依旧很高,即便每天缩量幅度不大,但反复缩量意味着指数就无法上攻。短线只要量能萎缩不是很大,市场维持一个横盘震荡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量能不断的萎缩,市场向下的压力就会加大。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缩量最容易坑人,等你反应过来白再离场就晚了。
节后市场靠着DeepSeek的催化展开一波行情,许多人开始看多春季行情。一般而言,A股春季行情,要么是跌出来机会,要么是受到事件驱动带来的反弹机会。如果二者兼备,春季行情的力度会更大一些。如果说今年春季行情已经开始了,那么我认为今年春季行情主要还是受到DeepSeek驱动的作用。但仅靠DeepSeek驱动带来反弹力度并不会很大,因为机构资金对于市场根本没有信心,总是不断的逢高砸盘,并非机构资金恶意砸盘,主要还在于基本面无法给机构资金信心,近期公布的1月份CPI和PPI基实都是很差的,不要被CPI表面的增长所迷惑,只是季节性因素扰动的结果罢了。如果没有机构资金的助力,这个市场是涨不上去的,除非再来一次像924那样的重磅组合拳了,当然这是不现实的。无非就是跌多了反弹一下,反复进行一个波段行情,只不过春季行情产生波段机会大一些而已,千万别涨一下就高喊大牛市来了。
判断市场无非就预期带来的一些相像力,但最终要落在资金层面。取决于大资金的动向,大资金总是逢高割韭菜,拿什么来上涨呢。只是提醒大家,跌了就是机会,涨起来就是风险,至于涨多少是风险,跌多少是风险,是无法量化的,你只有严控仓位,适当玩玩短线就行。我们可以期待春季行情,但操作层面关键更多还以低吸为主,短线大涨品种以高抛为主。反复降低持仓成本,没必要朝三暮四,没有大涨的品种坚定持股策略。 A股[超话] 财经[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