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之死

作者:张文刚医生 
以前听说过大S小S,不知怎的一直以为是美国网

访云评健康 2025-02-12 08:31:07

大S之死

作者:张文刚医生

 
以前听说过大S小S,不知怎的一直以为是美国网球姐妹,怎么运动健将死于流感?一查,这才搞清楚是台湾的明星,长像甜美,死得这么年轻,可惜了。做为一个医生,职业习惯,这么年轻的人过世,总觉得有什么不对,要多想几遍。

流感和新冠病毒感染有高度相似之处,一个特点,不分贫富贵贱,高官平民,男女老少,都可能中招。但结局、重症死亡危险,多少可以预测,在门诊处理这些病人,权重是不一样的。当年在泰国清迈旅游,听说另一个大明星邓丽君,因为哮喘发作死在当地, 说那是穷乡僻壤不为过。而大S死在医疗体系评价很高的日本,加上最近老有人因此受触动,咨询打疫苗的事儿,勾起了写几句的心情。

大多数人得了流感,症状或轻或重,看不看医生,都不会有事,会自己硬挺过去,机体还得到一次锻炼免疫系统的机会,不是太坏的事。大多数人也是这样做的,根本就不麻烦打扰医生,只是在随后的日常随访中,病人会有意无意的提一句:某时得了一次重感冒,躺了一两天,咳嗽两三周,现在没事了。但确实有少数人会成为重症,需要医疗照顾,处理不当,就会死人。如果门诊接到电话,病人报告流感症状,除非对病人很了解,我会在电子病历上看一下病人的基本情况,如果是有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呼吸系统问题,或者任何免疫低下的状况,比如说糖尿病或器官移植术后的病人,或者没有接种过相应疫苗的,我会加倍提高警惕。如果有呼吸困难,哮喘发作等情况,会建议考虑看病人,甚至根据情况直接建议去急诊室。

甲流和新冠致死机理有相似之处,因此防治措施也非常相似。首先是打疫苗,除非有禁忌症,打疫苗是最简单、便宜和受罪最少的措施。现在新冠病毒毒株毒力大不如前,我已经不象原来那么催促打疫苗,只怕出现毒力发生严重变化的毒株。但甲流上百年了,似乎没听说这位常客自减功力的报道。而今年美国的流感是二十多年来最凶猛的一次,据报道,发病人数较常年增加三分之一,与在临床上收治病人的感觉相当。

医院方面不断有相关新指示。最近要求任何收入ICU的甲流病人,或非ICU甲流住院患者,如果有感染H5 N1危险因素的患者,都应加上昂贵的亚型检测。所提到的危险因素指,比如10天内接触死亡动物和禽类,喝了生牛奶产品,或者发病累及神经系统,或有眼结膜炎的患者,都应加查甲流亚型,并立即上报。新闻报道禽流感已有传染奶牛趋势。现在大规模杀鸡,已经鸡蛋短缺,不断有窍贼偷鸡蛋的报道。搞不好还会大规模宰牛,牛奶短缺。这种情况下,关注疫苗接种,理所当然。

•  

被问的最多的两个问题是:开春了打疫苗是不是太晚?今年已经中招了一次,还需不需要打流感疫苗?回答都是肯定的:现在打不晚,已经中了一次还可能再中。流感不管是中招还是打了疫苗,都不会得到终身免疫,因为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发生突变,这个突变的趋势有一定规律,可以猜测,尽管很多时候科学家会猜错,导致那一年的疫苗效果不好。一般流行的有多个亚毒株,所以流感疫苗是三价的,得了一次流感,仍然可能得益于接种疫苗。


至于打了疫苗又得了感冒,有几个可能。首先疫苗的保护率不是100%,打了疫苗还有可能被感染,但减少了得重症的几率。其次,能够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太多,你得的不一定是流感。但也可能是流感的变种,某些疫苗没有复盖的亚型。如果送标本去做检测。有助于流行病学调查,不是不打疫苗的理由。


现在管理的一个肺心病患者,是因为感染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加重肺气肿肺心病入院的,已经好转准备出院了。刚入院时,病人严重呼吸窘迫,不能讲话,差点上呼吸机。病情缓解以后,能讲话了,头一件事就是抱怨女儿,说强迫他打了没用的RSV疫苗。我劝他,RSV无药可医,能活下来,可能正是因为打了疫苗,病人才没了二话。这位近九十高龄的老先生,如果没有打疫苗,真可能就扛不过这一关,他还真能往歪处想。

流感的治疗,和新冠一样,有些讲究。对付新冠,疫苗进补,药抗病毒,激素救命。治疗流感.大致也是这个道理。

抗病毒治疗讲究时机,最佳疗效是在发病后的三天之内。超过五天,毒泛滥成势,压不住了,用抗病毒药,没有什么大用。医生一般不再给处方,这个是由临床对照资料证实的。一般给药前,要检测阳性证明感染。因为单从症状体征,分不出是新冠,甲流,RSV,还是其它感冒。抗新冠和流感的药物有效,但都互不交叉,作用机理完全不同,关键时刻,不要吃错药了。

这次日本台湾有报道,Tamiflu卖到药店断货,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美军曾经囤积大量Tamiflu ,成了过期药,所幸经过测试,过期的照样有效,节省了不少费用。


大S死于ARDS,这是一种很痛苦的死法,多半不是流感病毒直接杀伤组织细胞致死,而是在某些人群机体内引发严重和过度的炎症反应,所谓因子风暴,一旦风起,就已经失去最佳时机,多引发白肺,窒息而死。就算是上了呼吸机,也不一定活下来,但至少还有比较好的机会。而且,在镇静麻醉状态下,痛苦会少些。

要阻止这一步发生,关键是及时用激素。新冠初期,观察到我许多𠱼喘COPD慢阻肺病人反而没大事,因为这些人一风吹草动,激素就上去了。对于有这些基础疾病的流感患者,我在给Tamiflu时,同时给强的松处方,告诫病人,先上Tamiflu抗病毒,24到48小时内不好转,自行上激素,或者去急诊室。一些没有哮喘慢阻肺者,包括一些年轻人,上呼吸道感染可以引起所谓reactive airway disease, 应激气道反应,与哮喘首次发作一个道理,短期使用激素也是合理的。

我们医院几个呼吸科医生聊到大S病史,大概第一次在日本就诊时,就已经过了三天那个最佳用抗病毒药大限,如果没有同时给激素,难免凶多吉少,至于为什么没有强力建议住院治疗就不好说了,据说是大S拒不留院的,那种是AI都搞不定的事情。


这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做为一个患者,应该怎么自处?除了平时要照顾自己的健康体育锻炼,让身体保持好的状况,流行季节,流感流行季节,在人多的地方带个口罩,保持人间距离,勤洗手,这些基本功应该做到。一旦发病,不能大而化之。注意休息,多喝水,弄点板蓝根冲剂之类的喝一下,不一定有大用,但是至少可以起到多喝水的作用。如果出现气紧,呼吸困难,最好联系医生。认真听医生的劝告,相信医生结合自身情况,适当处理。要不就白听了大S的故事了。


医生看病,特别门诊,难免心中忐忑,谁也不愿放走了病人,死在医院外。我们医生巴不得自己有火眼金睛,看透一切,预测谁会是大S这命。医学的继续进步,还得靠研究。目前,老川小马,这对最忙碌的搭档,联手提倡喝生牛奶的小肯尼迪,想钱疯了,而且,稳准狠毒,直接从砍研发经费出手,弄得人心惶惶。研究领域是有浪费,很多无用功,但就像两个人打架,拳击,致胜的可能就在于一拳,但谁也不知道哪一拳是那一拳,这种浪费避免不了。目前的政策行为,是非理智的。没有进一步的研究,无法避免大S之类的死亡。大S之死促发民众打疫苗,重视流感防治,也算是不经意间,最后尽了大明星的社会责任。

 

願逝者安息,家人随缘!

 

香消玉殒于流感 红颜命薄古难堪

引得人众问疫苖 一针安度早春寒

2/9/2025

0 阅读:906
访云评健康

访云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