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一男子加入英国国籍,隐姓埋名十几年,甚至卖掉别墅当运费,终于将价值8个亿的6万件国宝顺利运回祖国,捐给国家。当国家给予他奖励时,男子只留下一句话赢得了所有国人肃然起敬。 1954年,赵泰来出生在广东东莞一个普通的医生世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当地有名的大夫,祖孙三代行医救人,虽说家境不算富裕,但也算是相当不错的书香门第了。 1969年,天降横祸,15岁的赵泰来瞬间沦为孤儿。父母亲的离世对他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在他最无助的时候,远在香港的姨母及时出现,给了他一个可以庇护的港湾。 原来,赵泰来的曾外祖父伍廷芳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在欧洲各国奔走,搜集被掠夺的中国文物,这些宝贝后来都由家族秘密保护着。伍廷芳的女儿,也就是赵泰来的姨母,一生未嫁,只为守护这批国宝。 在姨母的悉心照料下,赵泰来慢慢走出阴霾,重拾对国画和文物的热爱。姨母发现这个孩子不仅天赋出众,而且痴迷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于是她不仅供赵泰来读最好的书院,还为他请来了南洋第一国画大师赵少昂。 在大师的指点下,赵泰来的画艺日渐精进。与此同时,在姨母的熏陶下,他那颗爱国爱文化的心,也在一天天茁壮成长。就这样,赵泰来在香江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学习时光。 1977年,不幸的消息再次传来,赵泰来的姨母身患重病,命悬一线。临终前,这位独守珍宝多年的女士,终于把埋藏心底几十年的秘密托付给了唯一的亲人赵泰来。 原来,伍廷芳当年在英伦收购的大批珍贵文物,一直秘密存放在伦敦的一处大宅里。姨母弥留之际,将一把钥匙和一张手绘的藏宝图交到赵泰来手上,并告诫他务必亲自前往,不能假手他人。 1981年,赵泰来踏上了前往伦敦的征程。当他打开那座古宅的地下室大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六万多件稀世珍宝,琳琅满目地摆放在眼前,金玉其外,惟妙惟肖,光彩夺目,令人目不暇接。 赵泰来打开手边的一个箱子,一本泛黄的竹简赫然在目,定睛一看,竟是乾隆御笔亲书的《孙子兵法》!这可是无价之宝啊!再看看其他箱子里的珍品,什么唐三彩、宋汝窑、元青花,应有尽有,当真是美不胜收。 赵泰来很快意识到,这些宝贝不能再在异国他乡躺尸了,它们属于中华民族,理应回到祖国的怀抱。可是,光是把这些珍宝安全运回国内,就谈何容易。更何况,在英国人的眼皮底下,大张旗鼓地运文物,简直是自找麻烦。 为了国宝的安全,赵泰来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中国国籍,加入英国籍。从此,他开始了长达20年的隐姓埋名的生活。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英国海归。 渐渐地,邻居们发现这个神秘的东方人有些不对劲。他住在富人区的豪宅里,却整天捡破烂;家里堆满了各种泡沫塑料和纸板箱,不像个正经人。久而久之,赵泰来竟被贴上了"垃圾佬"的标签。 在鲜有人知的地下室里,赵泰来开始了漫长的文物打包之旅。他查阅了大量古籍,学习文物保护知识,研究最安全的运输方式。一个个镶金嵌玉的箱子被打开,一件件稀世珍宝被拯救。 1991年的一天,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门前出现了一位不速之客。他身着朴素,神情坚毅,手提一只破旧的皮箱。他对前来接待的馆长说,自己要捐献一批国宝,足足有六万多件。 馆长以为自己听错了,六万多件国宝?这怎么可能?就算是皇家收藏也未必有这么多啊。直到捐赠者打开了那只皮箱,馆长和工作人员都惊呆了。那里面竟然全是稀世珍宝,从商周青铜到明清瓷器,应有尽有。 消息很快传遍了文博界,轰动了整个社会。大家都在猜测,这位神秘的捐赠者到底是谁?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国宝?是不是哪位皇亲国戚的后代? 真相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位捐赠者就是赵泰来,一个隐姓埋名20年的"破烂王"。当年那个天天捡垃圾的怪人,竟然是无价之宝的守护者。他的身家,恐怕比许多富豪加起来还要多。 原来,在过去的20年里,赵泰来一直在秘密运送国宝。他走遍世界各地,辗转于博物馆和拍卖行之间,只为寻回流落海外的中华瑰宝。那些珍宝,有的是他的祖辈积攒的,有的是他在异国收购的,还有的是他花重金从走私贩子手中赎回的。 为了养活这些"吃钱的主儿",赵泰来要省吃俭用,有时甚至得饿着肚子。他没有豪车别墅,没有奢侈享受,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国宝上。他甚至卖掉了姨妈留给他的房产,就为了给国宝们"赎身"。 历经千辛万苦,赵泰来终于攒够了六万多件珍宝。当国宝们浩浩荡荡回到祖国时,赵泰来激动得热泪盈眶。他觉得,此生无憾了。 消息传开后,赵泰来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国人。大家都被这位"文物界的活雷锋"所折服。许多人争相要见他一面,向他致敬。 面对万众瞩目,赵泰来却显得淡定从容。在接受采访时,他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国宝属于国家,我只是个守门人。能为文化事业尽绵薄之力,是我的荣幸。若说我有什么心愿,那就是希望大家都来爱护我们的文物瑰宝,让它们永远在祖国大地上熠熠生辉!"
广东东莞一男子加入英国国籍,隐姓埋名十几年,甚至卖掉别墅当运费,终于将价值8个亿
熹然说历史
2025-02-11 23:09: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