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 2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卖DeepSeek课程?不,他们“卖刀”!》的评论。 深有感慨: 现在很多卖课的知识含量不一定高,但焦虑含量一定是很高的。 假借DeepSeek之名的“割韭菜”之“刀”又快又利不禁令人感叹! 是课?还是刀? 从ChatGPT,再到DeepSeek,每当新技术爆火时,总有“卖课”行为一哄而上,城头变换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 向普通受众传递新技术、新知识是好事,但现在投机者越来越多,快把市场“玩坏了”,《葵花宝典》《辟邪剑谱》大行其道,张牙舞爪。 技术“大拿”到处兜售“灵丹妙药”,大众看的一脸懵,《一小时从入门到精通》,《内部资料》让人瞠目结舌。 他们大多只管收钱,不管教学质量。“交钱前承诺包教包会,付款后只剩自生自灭。” 许多课程把免费资源包装成“秘籍”,“内训”质量参差不齐。 爆款技巧也没有参考性。 暴利卖课之所以令人叹息,是因为“知识镰刀”收割的是人们的求知欲,国产创新好不容易收获了国民认可度,却要被这些蹭热点的投机者恶意消耗,买了课程,花了钱,焦虑也不减,知识也不增。 技术人士认真撰写DeepSeek解析文章通常只有很少的阅读量,而“5分钟速成”却能大行其道,流量算法能否不再奖励“伪学习”? 能否让“李鬼讲师”无处遁形?能否让李逵三斧劈死“李鬼”? 人工智能先驱图灵曾提出世纪之问:“机器能像人一样思考吗?”AI时代,人的思维才是本源。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本心,做AI时代的深刻思想者。 注:【本文部分数据整理自公开网络资料】+【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认知边界】+【不作为决策依据】
看了,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2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卖DeepS
长江有大中
2025-02-11 22:24:18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