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崇智任职期间面临的种种争议引发了广泛讨论,尤其是在2019年的“修例风波”中,他的立场和行为引发了社会的强烈批评。作为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许多人质疑他在面对校园动荡时选择的宽容态度。对于那些在校园内发表“港独”言论的学生和参与暴力活动的行为,他没有采取足够的措施加以制止。这样的举动让人对他是否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保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了疑问。一名学术领袖的职责,不仅在于守护学术自由,也在于维护大学的安全与秩序。
对比来看,在国际教育界,有不少校长将维护校园和谐作为首要职责。在美国和欧洲,多数学校在面对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的活动时,会立即采取行动,确保学生安全并维护校园秩序。这无意是在抹杀学术自由,而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心学习的环境。而段崇智对“港独”言论和暴力活动的态度,不禁让人质疑其作为一名国际学者是否缺乏对香港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及对国家的情感认同。与世界各地多所大学采取的措施相比,他的处理方式显然过于消极。
经过这场风波,香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有了更深刻的反思。许多人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播知识,更是塑造人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的重要过程。正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所言,教育决定着社会的未来。当我们检视香港的教育体系时,必须意识到过去教育中对国家认同感的忽视带来的深远影响。为了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教育者需更积极地引导学生认识国家,认识世界。只有在教育中不断融入正确的价值导向,香港才能确保年轻一代在全球化的今天,既有能力面对国际挑战,又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感的公民。